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央行重启28天期逆回购 机构预计6月流动性仍偏紧

2017-06-06 11:25:51    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评论()人

央行重启28天期逆回购 机构预计6月流动性仍偏紧

每经记者张喜威每经编辑姚祥云

6月5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全线上涨。

而当日早些时候,央行在公开市场暂停了14天期逆回购,并重启了28天期逆回购,共开展400亿元7天期和3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持平于2.45%和2.75%。由于6月5日有300亿元逆回购资金到期,公开市场当日实现资金净投放4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6月5日还有151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

一华东地区债市交易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5日资金面基本维持紧平衡,尽管央行重启28天期逆回购,但跨季资金需求旺盛,价格较高。”

此外,今年以来,随着资金利率的逐步攀升,债券发行利率也逐步提高。3年期公司债“17金一03”5月25日完成发行,票面利率达到9.3%,成为今年以来第三只发行利率超过9%的信用债。

此外,有机构预计,6月份流动性仍然偏紧。

●资金过度紧张情况不会再现

据Wind数据,6月5日,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利率多数上涨。其中,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1)连续第4个交易日上涨,至2.8395%,进一步逼近3%;7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7)小幅回落3.72个基点,至2.9609%;14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14)涨至3.9744%;跨月的1个月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1M)则大涨40.64个基点,至4.5944%。

“近日资金面整体紧平衡,长期资金需求较多,跨季资金需求旺盛,价格较高。”前述交易员表示,而债券二级市场活跃度较上周明显提高,收益率总体有所下行。

此外,国债期货延续上周反弹,其中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9)上涨0.26%,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709)上涨0.14%。

值得注意的是,接下来的一周,公开市场上将有此前开展的47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300亿元、600亿元、2400亿元、900亿元和500亿元。此外,还有2243亿元MLF到期,其中周一、周二分别有1510亿元、733亿元。

“整体来看,受近期监管节奏放缓,央行前期大量投放流动性维稳影响,上周市场对流动性地悲观预期有所修复。但在短期利率下行的同时,长期限资金利率却继续大幅上行,表明市场对中长期流动性的预期仍偏谨慎。”中诚信最新的报告中分析称,6月将面临美联储大概率加息、第二次MPA考核等多重不利因素,预计资金面或将趋于紧张。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也认为,预计6月份流动性仍偏紧,但也不必担忧资金过于紧张的情况会再次出现。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表示,央行在5月25日自律机制座谈会上表示,“考虑到6月份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较多,拟在6月上旬开展MLF操作,并择机启动28天逆回购操作,搭配好跨季资金供给,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稳定市场预期”,预计本周市场流动性可保持基本稳定。

●信用债利率难见拐点

实际上,资金利率的持续走高,也推高了债券一级市场的发行成本。近日,北京金一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债券简称“17金一03”)相关发行结果公告显示,AA评级的公司债“17金一03”5月25日完成发行,债券期限3年,票面利率达到9.3%,成为今年以来继“汇通9次”、“16太保1B”之后第三只发行利率超过9%的信用债。

中诚信表示,上周信用债发行利率普遍上行。除AAA级超短融和5年期公司债发行利率分别下行54BP、28BP外,剩余各级别债券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行,且幅度均在15BP以上。

在资金价格持续高位的影响下,信用债发行难度不断增加,发行利率料难回落。

李超也认为,尽管信用债发行利率已经破9%,但金融去杠杆进程仍未结束,利率仍然存在上行的可能性,只有在经济距离目标值较近、面临下行压力时,利率才会出现拐点。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信用债发行利率在6%以上的债券数量共计471只,发行规模2968.07亿元。其中,四、五月份相关债券数量达208只,占比44.16%,发行规模1417.11亿元,占比47.7%。

此外,今年前五个月,共有96只信用债发行利率在7%以上,其中四、五月份相关债券数量42只,占比43.75%。

然而,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未来也难见“宽松”迹象。近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也表示,“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体现了“不紧也不松”的原则。不紧是指货币政策支持经济正常、合理的增长,要保持流动性的基本稳定,要维护金融体系的基本稳定,防治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不松则是出于僵尸企业处置及化解过剩产能的需要。

责编祝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