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黑飞扰航”无人机监管趋严,行业的春天在哪里?(2)

2017-05-25 10:08:41    搜狐媒体平台  参与评论()人

就在上周,央视曾对国内的无人机市场进行了调查报道。深圳多家无人机卖场,现场客户寥寥无几,有的直接关门歇业了。某无人机体验店的负责人甚至直接跟记者坦言,他们每个月卖出去的无人机最多只有寥寥几台而已。

同时,据毕马威和CB Insights共同发布的风投报告,全球无人机行业在2016年第三季度获得13笔共5500万美元融资;相比上年同期的1.34亿美元,资金规模大幅下降了59%;而2016年第二季度,无人机行业同样发生13笔融资,总额约为1.06亿美元。无人机行业的投融资已大幅萎缩,尤其是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目前基本上没人投资了。

于此相对应的是,从2016年年底到现在,不少无人机企业欠薪裁员消息不断,当初志满踌躇的企业均遭遇经营压力。曾获得近百万美金众筹项目PocketDrone宣布停产;一夜爆红的自拍神器Lily一再跳票;众筹了300多万美元的微型无人机Zano确认无法交货,向支持者宣布倒闭,研发主管IvanReedman辞职,公司网址下线;3DR先后经历裁员、关闭分部、联合创始人离开等一些事件后,转战企业级业务;众筹了80多万美元的CyPhyLVL1六旋翼高清航拍无人机,众筹取消,资金全部返还给支持者。

类似的情况还在继续……

业内把这些企业死因,可归为三种原因:饿死,即资金链断裂;战死,即死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作死,即不切实际的理想。

真正问题:有资本无技术

近两年,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航拍、娱乐到专业应用,无人机的发展可以说是风生水起。硅谷的大佬们例如谷歌,亚马逊,UPS等在大力投入无人机送货;国内的巨头们,比如京东、顺丰等,也热火朝天地推进着自己的无人机服务。

在一些相关的电商网站,以“无人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价位从数百元到数十万元不等的无人机产品达100页之多,包含市面上常见的各种品牌、型号的无人机。下单包邮,购买无人机并不比购买衣服复杂多少。

井喷式的状态也吸引了众多资本入局。然而资本催熟的无人机行业,缺乏核心技术,因而多是虚火。而得益于CC3D、PIX、NAZA、AQ等国外的开源技术,对于国内大部分企业来说,其实就是“一群懂点儿行的爱好者”。这类公司最显著的特点是对外讲算法,显逼格,因为他们没有核心技术,仅仅是利用已开源的飞控系统稍作修改,而后宣称这是自己的知识产权。在技术为核心的无人机行业,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才是企业最大的敌人。

关键词:无人机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