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北京遇上西雅图 中国数字阅读革新下的Kindle印记(2)

2017-05-18 09:39:08    搜狐媒体平台  参与评论()人

2007年推出的Kindle就像是线上线下这两端的一个中间体,用户在线付费后将电子书下载到阅读器里,内容可以在Kindle和Kindle手机客户端上共享阅读进度。在线购买,线下消费。

当来自北京的盛勇在西雅图Amazon Books为同伴推荐Kindle时,位于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正通宵营业。在这个读书越来越成为奢侈品的浮躁年代,这家装修陈旧的老书店似乎是坚守读书人情怀的最后的实体象征符号。

与美国经常能看到地铁、公交里手拿纸质书的乘客不同,中国人更喜欢手机不离手地刷朋友圈,或在头条、网络文学里打发时间。掌阅、QQ阅读、网易云阅读等移动端app培养了中国年轻人的数字阅读习惯,这种阅读是碎片化的、偏娱乐消遣的,真正的严肃阅读则羞涩地隐藏在公众视线背后。

Kindle在2013年正式入华销售时,中国市场已经被各种款式的国产和日本电子阅读器,以及网络文学内容占据。当时匹配Kindle的电子书目只有1万本左右,内容上没有优势,Kindle先是靠硬件在同类产品中取胜,凭借亚马逊的品牌背书和客服体验在用户端建立信任,再一步步扩充内容规模。尽管Kindle与QQ阅读存在一定的竞争空间,但两个阵营的用户交集并不算大。亚马逊中国总裁、将Kindle带入中国的张文翊向笔者给出的中国Kindle用户画像显示,男性用户比例更高,且整体更偏年轻化,这与美国市场截然不同,美国70%是女性用户,且整体年龄偏大。她曾针对中国女性用户的偏好创新地推出了一款白色Kindle,并将它推向全球市场。

笔者问过多位中国Kindle爱好者为什么不再读带有墨香的纸质书,回答基本一致:纸质书太重,(中国书籍从纸张选择到装帧繁复上都比美国书厚重),路上读不方便,搬家时更抓狂,现在Kindle版的中文书目越来越多,阅读器的体验也更趋于纸张。

用户市场之外,出版社也在转变思路。亚马逊早年在线卖书时,曾一度与美国几大出版商关系紧张,后者认为亚马逊抢了自己的生意。随着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传统书商看清了市场变化,或自建电子书体系,或把这项工作交给亚马逊。电子书与纸质书更趋向于互补而非抵消关系。趋势之下,中国出版社也在持续接纳电子版权,选择以同步推出纸书和电子书的方式出版新书的比例正在提升。

关键词:西雅图kin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