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李迅雷谈日美去杠杆前车之鉴:中国选择稳杠杆和转杠杆(2)

2017-05-16 11:36:58    新浪综合  参与评论()人

数据来源:BIS,日本财务省,中泰证券研究所

(一)日本杠杆率攀升原因

与美国杠杆率高企的原因相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日本金融监管体制尚不完善,政府为了提高通胀率,防止日元升值,持续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机构向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提供大量的流动性,导致金融部门杠杆率高企,推动投机热潮高涨。1990年,日本家庭部门的杠杆率达到峰值70.6%,而美国同期仅为60.3%。1990年日本金融部门的杠杆率因为数据原因无法得到,但是1990年日本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达到143.8%,而美国同期仅为63.1%。

(二)日本去杠杆进程一波三折

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日本股票价格和土地价格深度调整,金融市场深受打击,并且波及到了实体经济。企业压缩投资、减支裁员,银行紧缩信贷,家庭消费低迷。日本政府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动用公共资金救助国内金融机构;另一方面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提高货币供应量,但总体收效甚微,经济持续低迷。

1990-2015年,26年间日本家庭部门杠杆率从70.6%下降到61.7%,杠杆水平已经较低;但非金融机构杠杆率从143.8%下降到94.3%,杠杆水平仍然较高,究其原因,既有泡沫经济破灭后“僵尸企业”的存在和企业总体资产负债严重失衡阻碍了资源再配置的原因,又有人口老龄化、持续通缩导致劳动供给减少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其中,因为非金融企业部门去杠杆进程缓慢,相对应的银行不良率一直处于高位,银行利润被侵蚀。直到2001年,日本政府强制要求主要银行加快不良债权的处理进程,才最终推动银行不良率明显下降。整个日本银行业的不良率从2001年4月的10%下降到了2006年3月的3%。

此外,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不仅降低了劳动力供给与国内需求,而且增加了财政负担。日本政府杠杆率不断攀升,已处于OECD国家最高位,每年政府预算的近三分之一用于社保相关支出。

四、中国将如何去杠杆

(一)美日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美国和日本同样是去杠杆,结局却如此不同。美国的去杠杆过程是剧烈的,惨痛的,可以说是以经济硬着陆为代价的,但往往这种形式的去杠杆对于经济来说也是最高效的,伴随着各部门去杠杆的推进,市场快速出清,资源重新配置整合,推动经济快速复苏。日本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日本金融部门和非金融部门去杠杆过程持续二十多年,也难言成功,结局是是经济的持续低迷和政府的债务高企。

相较而言,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近年快速上升,从2006年的106.5%上升到了2015年的162.8%,上升幅度高达56.3个百分点。这一水平已经高于日本1990年143.8%的峰值。此外,如果用我国其他存款性公司“总资产”与“实收资本”的比值来代表金融机构杠杆率的话,其水平已经从2006年的33.7倍增加到了2016年的49.1倍。我国去杠杆形势严峻,如果政策模式选择出错,就有可能走向日本的老路。

图表5:中国家庭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走势

数据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二)中国究竟是去杠杆还是稳杠杆

从 美国和日本去杠杆的案例看,实质上都是通过危机和危机后的应对举措来达到去杠杆的目标。共同的特点是,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都下降了,但政府部门的杠杆率都在不断上升。相比之下,中国因为没有爆发危机,故去杠杆的难度更大,因为资产泡沫不破,各方利益主体会与决策者博弈,力求避免因去杠杆而带来利益受损。

虽然近期金融监管趋于严厉,金融机构已经感受到降杠杆的压力,但我国治国理政的总原则的底线是稳增长和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所以我们无法采纳美国式的迅速市场出清模式;但任由杠杆继续攀升,极易陷入日本90年代的困境,非金融企业债务过重而且长时间无法恢复元气。

我们认为,去杠杆作为经济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操作层面,必须了解哪些杠杆要去、哪些杠杆要稳、哪些杠杆要加。基本判断是:政府部门的杠杆要加,否则经济矛盾就会凸显;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要去杠杆,居民部门则要稳杠杆,三者加总后看,中国经济能实现稳杠杆就非常不错了。

首先,中国政府债务对GDP比率到2015年为39.4%。加上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2015年全国政府债务的杠杆率上升到41.5%左右,到2020年应该会超过50%。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水平低于欧盟60%的预警线,也低于当前主要经济体。

因此,中国目前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算高,但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相比,还是偏高了。但无论是美国的经验还是日本的经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水平都的提升,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越来越严峻,政府的财政支出会超常增长,即今后中国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将会越来越高。

其次,如前所述,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几乎是全球最高的,必须去杠杆,如中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超过美国的两倍。可以采取的对策是:

1)减少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供给,通过价格传导支撑这些企业盈利,同时加强政府预算约束与银行信贷流向控制,避免信贷资金继续流向这些行业。去产能和压缩产量政策需要有延续性,避免反弹。

2)推动国企治理和混合所有制,根据国资委提供的数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杠杆率平均水平大约为66%,普遍高于民营企业,要从管理层面降低企业的借贷冲动,切实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要逐渐清理资不抵债、盈利性差的僵尸企业。

3)有序降低金融机构杠杆率。美日金融危机的爆发都有金融监管欠缺的原因,但监管用力过猛又有可能引发危机,所以应该逐步推动,减少资金空转需要有政策耐心。此外,金融机构降杠杆可能首先挤出民企的信贷资源,所以需要以“有送有紧,区别对待”的方针调节信贷流向。

此外,对金融企业的去杠杆必须持续推进,因为中国金融业对GDP的贡献过大了,2016年达到8.3%,超过美国、日本和英国的相应水平,这也是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典型表现,如银行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的同业业务和民间理财业务等,这些年来都空前繁荣,同时也隐含了巨大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去杠杆,实质上也有利于企业和政府部门去杠杆,尤其是国企和地方政府去杠杆,如去年银行业总资产增加了33万亿,其对应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负债。

第三是居民部门必须要稳杠杆。2016年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估计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在50%左右。保守估计,即便在目前严控房贷的情况下,到2020年,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也将达到或超过60%,这就等于当前日本的水平了,而日本社会的居民信用高度发达,中国与之差距巨大,这意味着未来居民债务违约风险大幅增加,故居民部门必须稳杠杆,即要居民房贷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手段去控制。

五、金融去杠杆才是重中之重

此外,对金融企业的去杠杆必须持续推进,因为中国金融业对GDP的贡献过大了,2016年达到8.3%,超过美国、日本和英国的相应水平,这也是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典型表现,如银行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的同业业务和民间理财业务等,这些年来都空前繁荣,同时也隐含了巨大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去杠杆,实质上也有利于企业和政府部门去杠杆,尤其是国企和地方政府去杠杆,如去年银行业总资产增加了33万亿,其对应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负债。

图表6: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规模持续高增长

数据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相对低的经济增速与较高的货币增速,必然导致杠杆率的不断上升。杠杆率有它的极限,这就决定了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或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持久用下去。实质上,这是一道简单的数学应用题,正如权威人士在去年5月9日第三次发文指出的那样:“货币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递减”、“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

关键词:去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