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政策收紧,为何楼市仍疯狂股市欲断肠

2017-05-12 13:39:12    浩俊  参与评论()人

今年以来,无论是经济数据还是人民币汇率,都可以看作是对股市比较有利,即便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中性,也不应当对股市产生明显影响。相反,持续收紧的信贷政策、楼市调控政策,应当对楼市产生比较不利的影响。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应当表现不错的股市令股民断肠,应当出现下跌的楼市却继续疯狂,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城市,包括二、三线城市也都出台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呈现完全不同的格局。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该热的不热,不该热的却继续火热呢?难道政策设计出现了问题,导致楼市和股市出现冷热不均、效果不同的现象吗?显然不是,而是楼市和股市受到的支撑不同,面临的压力不一样,导致两者对政策的适应力和风险的承受力不同。

楼市是怎样火起来的,房价又是怎么涨起来的,显然不是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而是因为地方政府的需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地方政府在后面大力度地推、大力度地扛,楼市是不可能如此疯狂,房价也不会失去理性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把房价上涨的责任归咎于开发商,认为是开发商推高了房价。随着相关数据的披露和开发商对黑幕的揭露,慢慢地知道,房价的真正推动者,是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为了政绩需要、为了“土地财政”,推高了地价,加上各种收费繁多,房价才会不断上涨。而面对调控,地方政府又扮演了明支持、暗对抗,明调控、实鼓励的角色,导致房价能上不能下、能涨不能落。自然,不管政策如何变换,房价巍然不动了。

再来看股市,支撑股市的主要力量是什么?投资者!投资者又都是什么人,散户,也就是平时常说的个人投资者。既然是个人投资者,自然也就不会有政府那样的力量,有政府那种可以支撑楼市的强大能力。结果,就是在市场火热时,千军万马向里冲,出现问题时,则千军万马向外跑。无论是向里冲还是向外跑,都是无序的,都会出现严重的踩踏现象,都会造成人员死伤。在这样的情况下,政策一收紧,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市场人气不旺、股民暗然离场的现象。

按理,现在的楼市调控政策,应当相当严厉了,楼市应当有所反应,而开发商也应当顺势而为,降低房价了。如果这样想,又错了,或者说,是太不了解中国的楼市了。楼市的资金都是哪里来的?银行,特别是前些年开发商的资金,几乎都是银行提供,是开发用很小一部分资金,以数倍数十倍的杠杆从银行获得的。而获得资金以后,房子一开发,很快就能赚得钵满盆溢。随着获得的土地越来越多,从银行获得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按照最新数据显示,仅上市房企的负债规模已经达到了5万亿。如此庞大的银行资金和负债规模,还有哪个开发商怕房价下跌,跌得再多,也是银行买单。开发商的钱,早就转移到国外去了。如此一来,所谓调控,也就只能是维持房价不再上涨的调控,而不可能是房价下降的调控。房价过度下跌,银行风险就会立即爆发。这才是调控的真正难点,也是调控始终不见效果的主要原因。相反,则出现了越调控房价越高、越调控房价上涨速度越快的现象。

股市就不一样了,尽管股市崩盘会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一些企业把股权质押在银行,从银行获得了很多资金,一旦崩盘,也会导致银行风险爆发。如果没有上市公司把股权质押在银行的问题,股市崩盘可能也不会出现严重问题。因为,受伤的是股民,而不是银行,也不是财政。这些年来,8成左右的股民都是亏钱的,有谁来管过。而且,在处理证券市场违规问题时,也都是以罚款为主,而很少有给投资者赔偿的。就算是2015年的股灾,银行也没有受到损失,中金公司救市也没有损失,受损的是广大普通投资者。自然,面对政策收紧,投资者也就十分谨慎和小心了,而不会象楼市那样继续火热。

如果有一天,楼市也能象股市一样可以出现楼灾、可以出现断崖式房价下跌,我想,到楼市“寻宝”的人,也就会越来越少了。可是,这一天何时才能到来呢?银行何时才能因为决策失误而破产呢?没有银行的破产,就不可能让开发商等恐惧,房价也就只能具有上升一条通道,而不会出现下降。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楼市和股市出现的反常现象,必须要从楼市和股市的内在结构分析,从楼市和股市到底是由谁来支撑、谁来承担风险分析。一个由政府杠着、银行杠着的市场,怎么说,也比由普通投资者顶着的市场要稳健得多、安全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选择投资、投机楼市,而不在股市寻找机会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让银行能够破产,让政府也好,开发商也罢,不敢再把银行当作最大的靠山,当作取之不尽的金山。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tanhaojun1962)

关键词:楼市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