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央行“缩表”,假象还是幻觉?

2017-05-11 09:42:17      参与评论()人

汪杰

最近市场传言国际上两大央行要“缩表”,但笔者认为,这种传言只是市场的一种臆想而已。姑且不论美联储“缩表论”只是放出风声,真正“缩表”还远未排上议程,单就中国央行来说,只不过是3月份的存款额稍微下降而已,便被传为“缩表”。

先说美联储,市场炒作美联储将会在6月份加息,然后预计今年会“缩表”4.5万亿美元。但事实上,从3月份加息后的数据来看,加息不但未能按照预期提升失业率水平,反倒是打压了一直高歌猛进的PMI势头;在5月份按兵不动后,美联储6月份加息概率其实并没有市场预计的那么高,因为加息固然能够提振美元指数,但是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而言,却变相增加资金成本。

当前特朗普实行的是一种通过减税等措施促进美元回流提供流动性,继而扩大负债拉动经济的手段,这就使得其新政和美联储决策互相矛盾,在两者没有能够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很大可能“缩表”只是个烟雾弹,真正的“缩表”还是遥遥无期。

再看中国的情况,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看,今年2、3月份主要是政府存款减少近8000亿,造成市场误认为是“缩表”。另一方面, 3月份以来,无论是房地产还是金融市场,都在推行去杠杆,但从货币供应角度看,相比于2月份的存量,3月份的M2新增余额近1.8万亿元,因此,可以看出,央行当前的调控目的是促进资金“脱虚向实”,控制资金主要流向实体制造业以及“一带一路”相关出口型企业,而非真正减少货币供应量。

一、从汇率角度看央行“缩表”必要性。

3、4月份外汇储备基本上都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水平运行,虽然外汇占款持续减少,但是减少幅度已经收窄,可见热钱外流已经得到有力的遏制。然而,随着M2存量的持续攀升,如果实体经济的恢复和增长速度无法达到货币增速,人民币汇率守住7.0的难度和成本将会越来越高。

在汇率政策上,央行的确有足够的必要性进行财务操作,缩小债务——“缩表”,以提高人民币的价值内涵,而事实上通过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水平、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以及扩大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等手段,都可以提高人民币的金融需求和市场规模。故而在汇率波动尚可以接受范围内,至少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特别是借助“一带一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缩表”并非必要。

二、从市场角度看央行“缩表”可行性。

3月份以来,资金成本上行趋势明显。同时,在央行“放短收长”的去杠杆调控政策下,以往的资本错配、久期套利等操作大大受到抑制,获利空间有所收缩,而债券市场更是面临发债成本“水涨船高”的情形,发行利率高达7%以上,有些甚至推迟或者取消发行。

在这种背景下,央行的“缩表”操作,意味着市场流动性从源头上受到抑制,这对于金融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实际上,即便是央行想采取加息的手段来应对美联储的加息,但由此造成的流动性持续性偏紧是金融市场根本无法承受的,故而“缩表”和加息都不是当前央行所能够采取的手段。

三、从房地产角度看央行“缩表”可能性。

虽然今年全国各地都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但是房价依然坚挺。多年来,房地产已处于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这使得房地产领域一方面成为通货膨胀“吸纳器”。另一方面,也将房地产变成诱发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

由于房地产相关的信贷资产占银行信贷资产总量的很大一部分,央行的“缩表”操作,在打压银行信贷空间的同时,某种意义上也会造成房地产开放商资金链紧张,在当前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基本处于冻结状态的情况下,“缩表”操作并不能产生积极意义。

故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央行都不会采取“缩表”的手段,而所谓的“缩表”只是一种数据假象罢了。

(作者系北京博瑞达鑫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