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张新福:数字金融刚刚开始 将带来“三大革命”(2)

2017-02-22 11:27:54    腾讯财经  参与评论()人

其次,互联网几乎实现了金融产品营销无地域限制。互联网对金融产生的另一个重大革命是金融产品的营销。因为互联网的无死角触达,使得客户购买任何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的渠道,通过商业银行的直销银行、金融机构网站、综合性金融超市平台等模式,得以完全打开。

只要消费者能够确认进入的是金融机构的官方渠道,其就可以很便捷地在手机或网站上选择理财产品。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提供了2-4%的活期类“宝宝型”理财产品;随时可购买的4-5%的定期理财产品也随处可见。收益率都远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风险等级也近乎与储蓄存款相同。收益更高的资管计划、信托计划,当然也可以随时随地购买,只是风险相对较高。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2016年底60万亿元的储蓄存款结构还会有更大调整,农村商业银行借助地域优势产生的存差行优势也会逐步消失,金融机构在存款方面的格局将会被重新改写。

最后,互联网几乎实现了金融服务提供的无地域限制。除了大家熟悉的支付结算、存款理财等金融服务,目前保险公司业务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渠道类IT公司像携程、阿里、京东等都分得了巨大利益。在某些方面保险公司甚至沦为产品提供商,服务提供端全部交给了IT平台。对于证券业务,以前红红火火的证券公司营业部风光不再,广大股民几乎清一色地通过手机或电脑炒股,证券服务完全互联网化。

在金融机构的银行、证券、保险、租赁、信托、期货、基金七大牌照中,也许只有租赁业务受互联网的冲击最小,六大牌照原有的渠道优势和服务模式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虽然现在不再热衷于讨论互联网金融,但基于互联网的业务模式研究却是金融机构的重要课题。

更严重的问题是,竞争不仅仅局限在金融机构业内,金融机构的准入壁垒在悄然打破,耳熟能详的大型IT公司,如阿里、京东、携程、新浪、搜狐、腾讯等公司都直接或间接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会员,万达等大型企业也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会员。刘强东(微博)、雷军、王健林在2017年初都层表示要将金融作为2017年的重要工作,互联网带动下的新型金融竞争想来必然是不会风平浪静。

第三个革命:客户画像革命

互联网时代另一个攻击传统模式的利器是大数据。传统金融机构依赖于自有信息收集渠道,利用大量的客户经理来获取客户个人资产信息、个人信用信息,虽有其他一些渠道不同客户信息来源,但收集信息的标签数量也就几百个。但在互联网时代,大型IT公司在分析客户时,其标签数量动辄达到上万个,甚至几十万个。

利用大数据可以分析客户的网站浏览习惯、手机使用习惯、个人出行习惯、个人就医习惯、个人网上购物习惯、个人社交习惯等,通过海量维度的数据收集,借助大数据神经网络分析,可精确了解每一个客户。根据客户的金融消费习惯、个人信用状况等信息进行高精度客户画像。

这种多维度的、依赖于互联网信息的分析,具有成本低、精度高、实时性、持续性等优势。基于大数据的客户画像,既可用于个人理财等金融服务的营销,又可用于个人授信的风险评估,金融服务的提供进入人工智能阶段。同时,将客户置于社交、购物等各类场景中,既有利于判断客户行为的真实性,又容易实现过程跟踪。这对于一直困扰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授信成本高、风险高等问题的解决有重大意义。

基于场景、大数据的客户画像,将使仅仅基于金融机构内部场景的发展模式处于极端不利的境地。互联网环境下“海量”的客户信息,与金融机构掌握的“小量”客户信息进行碰撞,

无疑会对未来金融服务模式的“产业再造”产生重大冲击。

当然,我们还要谈到的一个尝试中的互联网技术就是“区块链”。比特币的威力大家已经熟知,基于区块链的各种金融创新探索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一旦去中心化、无需反复验证的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应用方面获得突破,也将会在金融领域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总之,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技术革命。金融领域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必将会重塑金融服务流程,并基于此形成新的业务模式和金融机构组织模式。数字金融的革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