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中国移动存隐形扣费乱象 律师:监管机制要透明

2018-02-01 09:25:1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近日,中国移动因存在隐形扣费项目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点名批评。据新华社记者亲身经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手机被开通了一项名为“车友助理”的收费项目,运营商表示此收费项目为电话营销中本人自愿办理,并有通话记录和录音为证。然而,当记者要求出示开通凭证即“电话录音”时,却遭到运营商的种种“不配合”。

由于不易被发现、涉及金额小,维权成本高等因素,隐形扣费问题一直未被引起足够重视。此情况一经爆出,网友反响强烈,纷纷表示有相似经历,并感慨“店大欺客,惹不起”。

时间财经通过中国移动官方了解到此项业务只能通过电话咨询办理,与消费者线下购买服务相比,电话咨询办理的做法更具有隐蔽性。按照规定,电话营销必须有录音,而且必须告知消费者自己的工号和姓名等资料。

在新华社记者亲历中,其表示因电话中工作人员介绍语速很快,记者也没有咨询相关的业务内容,只是在被询问时说“好的”或“是的”。但这则电话以后,记者就被人为订购了“车友助理”这项业务。

据天津移动南开红桥分公司相关负责人随后表示,该记者办理的业务是自愿办理,通话时长大约有50多秒,并且有通话录音为证。这则通话是营业厅工作人员对移动用户进行的电话营销,通话内容为确认是否本机机主,向用户介绍收费服务的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询问用户是否办理该项业务。

随后新华社记者向天津移动索要该通话录音,移动相关工作人员先是答应可以提供,但随后又以涉及“个人隐私”保密为由,拒绝提供。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运营商工作人员表示,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说,消费者每开通一项业务,都需要验证消费者的身份和操作者的身份。在线下营业厅开通业务,不仅需要验证身份证,在办理业务时还需要拍照。虽然电话营销也需要输入消费者的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的服务密码,但验证手段比较单一,而且很多电话营销为了躲避风险,会跳过验证手段了。这样大大增加了电话营销对消费者进行隐形收费的成功率。

当时间财经记者问到为何很多人没有接到电话却被办理了这项业务,中国移动客服则表示这个问题已交与后台,请等待答复。截至目前,移动还未给出回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