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商家优惠规则复杂度堪比奥数 双十一想占便宜不容易(2)

2017-11-15 13:27:32  法治周末    参与评论()人

实际上,不仅仅是裴颖,几乎所有网购者都发现,想占双十一“便宜”越来越难了。

从2009年开始的双十一大促,起初只是阿里借“光棍节”的噱头设立的一个五折促销日,但走过9个年头后,它已经变成线上线下全体商家的一场集体狂欢。最初的“五折促销”玩法也早已被各大电商平台和商家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形式愈发多样、规则愈发复杂的“优惠”活动。

这,是平台不小心失误,还是刻意而为之?

定位调整:

从“促销”到品质消费

天风证券分析认为,越来越复杂的折扣规则,实际上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价格歧视”,这种策略有利于最大程度攫取消费者剩余。因为不同消费者对商品的可接受价格不同,且不同消费者的时间成本不同。通过红包而非直接折扣有利于对消费者进行区分,以实现二级价格歧视。

“越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越会通过研究各类红包活动获得越低的价格。在时间成本的杠杆下,消费者将根据自身时间价值差异,对同一产品付出不同价格。从而使得相较直接折扣而言,商家获取的利润将有效增加。”天分证券如是分析。

电商行业观察家鲁振旺认为,复杂的优惠规则虽然引起了很多消费者的不满,但却不会影响其购物热情。

“该买的还是会买,如今的优惠幅度已经不足以影响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只不过是有的消费者愿意花时间去研究规则,多省点钱而已。”鲁振旺表示,之所以如今各平台都将优惠规则设置得非常复杂,真正的原因是双十一的定位已经发生了调整:从最初以“折扣”“便宜”吸引消费者,转变成引导消费者进行品质消费。

鲁振旺表示,最初的双十一,其实是阿里为了吸引消费者,促进平台交易量而打出的一副促销牌,多年下来,消费者的网购习惯已经根深蒂固,电商格局也稳固成型,双十一已经不再定位于“折扣”和“便宜”。

“不仅如此,电商平台已经看到,随着经济增长和消费者结构的变化,如何引导消费者进行品质消费才是接下来的目标。最开始的几年,参与双十一的大多都是一些小品牌小商家,如今参与双十一的大品牌越来越多,消费者对这些大品牌推出的适当优惠活动是非常欢迎的。”鲁振旺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平台设置复杂的优惠规则,一来可以逐渐淡化双十一的“促销”定位,二来可以通过多方联动的优惠活动,促进消费升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