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基于miRNA的液体活检:精准早筛新技术让癌症无处遁形

2018-12-11 10:10:01    TechWeb.com.cn  参与评论()人

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最新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新发380.4 万病例,死亡 229.6万例;国内肿瘤确诊数据以每年约3%的增长率逐年上升,相当于每分钟全国有超过7.2个人被确诊为癌症。目前在我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对公众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而很少人知道,日本也是一个癌症大国。自1981年起,癌症就成为日本人因病致死的首要原因,每两个日本人就可能有一人患上癌症。拥有世界最高的癌症发病率,却多年保持世界最低的癌症死亡率记录,这得益于全方位的癌症教育和癌症预防措施。

而在国内,癌症死亡率远高于日本及欧美发达国家,五年生存率不足其一半,究其原因除了大家认为的医疗水平整体差距,一个被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国内癌症早期筛查不够广泛、新型检测方法的引进不够及时,等癌症被发现时大多已处于中晚期,此时癌症多数已发生转移,治疗费用昂贵、生存率很低。

如果能普及早期筛查并积极干预,我们其实有很多机会拦截癌症。

基于miRNA的液体活检:精准早筛新技术让癌症无处遁形

国内癌症早筛普及难?传统筛查方法有局限

目前国内癌症筛查方法主要有基于影像学的X光线、多普勒彩超、CT、PET-CT、核磁共振检查,以及可视化内镜、基因检测、蛋白标志物等。此外,还有小活检组织标本病理分析。但这些检查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实体肿瘤,但作为早期筛查已相对较晚;基因检测较昂贵,且受基因样本库、专业解读水平的制约;蛋白标志物通常用于肿瘤的预后监测,用于筛查时会有很大的假阴性或假阳性。小活检组织标本癌症病理诊断主要解决有无肿瘤及肿瘤类型,但活检具有创伤性且多次活检患者的依从性差。

因此,寻找非侵入性、有较好的量化指标、可重复性较强以及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早筛方法,成为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液体活检技术应运而生。基于其无创性的检测原理,标本更易获取,可反映肿瘤的整体状态,实现实时监测,因此成为癌症早筛的有效“武器”。

基于miRNA的检测技术 把癌症拦截在早期

目前液体活检主要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DNA)、细胞外囊泡(EVs)和微小RNA(miRNA)等。

CTC、ctDNA在肿瘤患者体内的含量极其稀少,需采用高灵敏的技术才能检测。EVs具有抗肿瘤免疫、促血管新生等功能,但其可分析的标志物相对较少、无法进行细胞层面的研究。

而miRNA是一类在动植物细胞中广泛表达的内源性小分子非编码RNA,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众多过程,影响肿瘤发生、发展。miRNA在血液中以核酸-蛋白复合物形式存在或被包裹形成外泌体,可耐受反复冻融和极端 pH 环境,比ctDNA更稳定。

由此可见,miRNA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检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于不具有典型临床症状、检查无特异性和诊断困难的肿瘤,通过简单的抽血,检测血检对象中的特定miRNA的表达水平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就能筛查出是否患有某类癌症,可避免复杂的、具有创伤性的活检,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意味着,即使在“无症状”的萌芽期,癌症也能够被发现,我们就有机会更早地进行拦截。

基于miRNA的液体活检:精准早筛新技术让癌症无处遁形

在miRNA癌症筛查领域,中国研究者也取得重大研究进展。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周砺寒博士、邹瑞阳博士长期从事miRNA与肺癌、胃癌、乳腺癌等肿瘤的相关研究。该团队近期完成了包含超过 5200 例胃癌患者和对照受试者在内的miRNA检测多中心研究,通过对 578 种血清miRNA的表达进行量化,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遴选出12个对胃癌的相关信号通路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的miRNA,并证实这12个miRNA与胃癌的发生有着高度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检测这一组miRNA在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可实时反映目标个体当前的胃癌患病风险,对于早期胃癌的发现有着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周砺寒博士、邹瑞阳博士与其团队所创立的普未早筛技术平台(普及癌症早筛,预先建立健康的未来),研发出了成本低、准确率高且适用于大规模临床应用的血清miRNA检测试剂,并将于2019 年在中国市场推出包括胃癌、肺癌和乳腺癌在内的miRNA癌症早筛检测服务。

此外,普未还在杭州、波士顿和新加坡设立研发基地,与哈佛大学医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等机构合作,努力研发更多癌症的miRNA标志物,并致力于实现检测技术智能化、自动化和一体化。通过开展多中心的临床验证,对技术参数与检测产品不断优化和迭代,为受众提供精确、可信赖的检测体验——将癌症,拦截在早期。

当越来越多的癌症被筛查并消解在萌芽期,当我们发现原来癌症是“可防可控的”,相信就不再会谈“癌”色变。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