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媒体驳《为什么这些癌症患者要去美国》:谬误明显

2018-11-05 09:12:20    科技日报社-中国科技网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就《为什么这些癌症患者要去美国》一文中的多个不实之词,专家指出——临床试验和临床治疗根本就是两码事)

媒体驳《为什么这些癌症患者要去美国》:谬误明显

本报记者张佳星

央视主持人李咏因患癌症去世的消息从美国传来,有人翻出了2016年8月发表的一篇旧文《为什么这些癌症患者要去美国》。该文章试图给“3000人/年赴美进行癌症治疗”的少数群体的选择作一个并不符合实际的解释。

通过咨询业内专家,科技日报记者总结了该报道的几个明显谬误。

拿外国的临床试验与国内的临床治疗相比

文中用了一个能让人过目难忘的比喻:这就好像美国都在用iPhone6了,我们还在用iPhone3。

用以比作iPhone6的,是在美国进行的临床试验,而用于比作iPhone3的是在国内的临床治疗。

拿没拿到新药证书,是临床治疗和临床试验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如果说一定要用文中的比喻,那只能说,美国在用iPhone6样机。

一个药物从雏形到上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致分为药物临床前试验和临床试验。前者包括药物前体的化合物到药代动力学、药效分析,再到进行细胞水平、动物水平的有效安全性试验。当这些试验过程获得了较好的数据后才能向食药监等行政部门申请进行临床试验,在经过了科学设计、严格执行的临床试验后,提请药审部门审批,获得新药证书后,即可上市,进行临床治疗。

但是对于新药这个特殊的领域来说,只有少量“样机”能够真正上市。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曾举出这样一组案例:在报道潜在药物靶点最具权威性的CNS(《细胞》《自然》《科学》)的论文中,101篇发表的重大发现,20年后只有1项拥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