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从目前战果来看,格力电器刚刚公布的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其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490亿元-1508亿元,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上年同期实现收入为1120亿元,仍保持领先。而小米三季度报表还未出炉,但在今年上半年,小米实现营收796亿元,与格力电器营收920亿元的差距仅有124亿元,其增速更是达到了75%,后劲较大。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格力和小米今年全年的营收或都将达到或者接近2000亿元。格力近两年业绩增速较快,除了其本身产品的稳健表现,还得益于空调整体市场规模的增长。格力要保持业绩的高增长,还需尽快培育新业务,以摆脱对空调整体市场规模变化的依赖。”
暗中较量
“赌约”一出,看似平静,但小米和格力都暗中进行规模冲刺,并在各领域变革,今年尤为明显。
小米快速冲刺规模,拓展线下渠道,通过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刺激业务收入增长,推动产业规模化。业内人士认为:“此前雷军对小米的变革,刺激规模的用意非常明显。”
而格力除了通过在智能装备、汽车等多元领域扩张刺激规模增长外,也在格力今年宣布将进行渠道变革,在内部掀起变革风暴。
业内分析人士王如晨表示:“格力与小米原本处于业态不同的两个领域,但交集却越来越多,互不相让。不过两者的营收模式和业务获取收入的周期不同。小米的营收是多元的,业务的利润点更多,但其业务收入的获取更是短期的,更稳健的业务还需培育。格力的空调业务则更为稳健,但多元业务还尚需成熟。
业内人士认为,如若小米在三季度维持较高的增速,其将在下半年进一步缩小与格力在营收上的差距,这就让董明珠和雷军之间的赌约更具悬念。
这场较量,真真假假,却都刺激两家企业出现了高速增长。无论结果如何,对于双方而言,这场“赌约”是一场双赢。
(原标题:对话董明珠:关于芯片、分红、银隆……10问10答,你想知道的都在这了) 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在行动”报道组走进格力电器啦! 为了采访董明珠,我们特地起个大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