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告别3.5mm时代!“智能耳机+语音交互”将成为下一个智能硬件主流

2018-08-14 16:40:01    TechWeb.com.cn  参与评论()人

另外,来自GfK中国全国零售检测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耳机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50万台,这只是带有重力加速器蓝牙立体声耳机骁龙变化。两个数据得出结论,耳机作为当前使用量最爱以及使用时间最长的数码外设之一,智能耳机还处于萌芽期,消费者市场认知还比较低。如果有人工智能加持应用价值大幅提升,未来智能耳机将会承接智能手表灯部分可穿戴设备的市场。

在2016 年苹果公司AirPods蓝牙耳机的发布催生了一大批智能耳机的出现,不少第三方厂商也推出了不少类似 AirPods 的产品,它们不仅仅继承了AirPods体积小巧使用便捷的特色,同时还加入不少AirPods没有的功能,比如心率监测或是提供更高质量的音频输出能力。为了解决过去的蓝牙耳机音质的不足,已经在蓝牙方式上做了技术升级,努力改进音质。可以说是,与以往的蓝牙耳机有很大的不同,音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蓝牙耳机加强了“降噪”技术,在降噪的细分领域市场中,Bose是最公认降噪耳机做得比较优秀的品牌之一。另外,索尼最近两三年在降噪耳机领域也逐渐开始展露头角。对降噪耳机来说,其技术的可分为“主动降噪技术”与“被动降噪技术”。

告别3.5mm时代!“智能耳机+语音交互”将成为下一个智能硬件主流

苹果官网截图

主动降噪技术,主要是处理多数有规律性的环境噪音,就是在耳机内置一个微型话筒以及一个声学处理器,当周边有噪音的时候,主动降噪就会通过处理器创造出一个完全相反的声音将噪音中和消除,声学中这就叫“相消干涉”。比如人的交谈声,以及周围环境各种设备发动机的噪声。但对一些高频声波的降噪效果反而不会过分明显的处理。

被动降噪技术,主要是通过不同材质的阻塞物来防止噪音进入耳朵,就像放鞭炮用手捂着耳朵一样。这种降噪方式是最为传统、普遍的,其价格相对于主动降噪耳机也给为低廉。被动降噪有个安全方面的大问题,就是在室外骑行、闹市散步的时因为耳机堵塞耳朵很容易遇到交通安全问题。

不论是被动降噪耳机还是主动降噪耳机其实都有优点和缺点,而对应某部耳机来说这就要看自身情况了。如果不太差钱的话,主动降噪的效果相对会好一点。

智能耳机种类款式丰富 总有一款适合自己

2017年是蓝牙智能耳机市场份额大幅上涨的一年,因为手机厂商已经开始意识到细节,有线耳机并不利于手机整体的防水。大多数部分手机厂商已经开始逐步移除3.5mm耳机接口,改用Type-C 接口连接耳机。如果还想再使用这种3.5mm耳机,需要使用转接口去接;或者购买支持Type-C接口的耳机。很显然,毕竟出门要多带一个Type–C转接口配件,而且听歌的时候还不能同时充电,这成了不少用户的烦恼。

无线蓝牙耳机相对有线耳机,束缚性少,能够彻底解放双手,可全天候佩戴,使用时唤醒即可,实现轻松运动,开车以及运动。蓝牙耳机能像手环一样拥有通知功能,也能提供健康运动检测功能。更重要的是,智能语音助手,在蓝牙耳机的场景下再合适不过。蓝牙耳机为智能语音助手提供了适合的场景,与智能语音助手的交互,将不只停留在手机上,而是会逐步转移到耳机上,耳机会成为用户与手机交互的窗口。

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无线蓝牙耳机,有三个点重要点:音质和舒适度;续航能力;蓝牙接收能力,接收距离在10米以内,抗干扰力强。常见的蓝牙耳机有头戴式耳机、入耳式耳机、颈挂式耳机。

告别3.5mm时代!“智能耳机+语音交互”将成为下一个智能硬件主流

头戴式耳机是最经典的用户习惯方式,相当的自然舒适。主要加入了主动降噪功能,逐步向无线化过渡,不必受制于线材束缚,大的头梁和包耳式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佩戴的舒适性和隔音性,支持aptX高品质蓝牙传输协议,能够带来接近CD音质的无线播放体验。

告别3.5mm时代!“智能耳机+语音交互”将成为下一个智能硬件主流

入耳式耳机是大多数用户比较习惯的一种佩戴方式,与头戴式平分秋色,占据着小体积耳机的霸主地位。相比平头塞,入耳式耳机在隔音和佩戴舒适度上都有所提高。入耳式蓝牙耳机在体积小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更方便人们携带,而且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使用入耳式蓝牙耳机不再担心线材羁绊,能够使运动更加自由自在。缺点就是,续航不能够满足长时间运动,适合短暂时间的轻运动用户。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