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真奈美的例子虽然已近极端,但你是不是听起来也觉得分外熟悉?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产生着巨大的偏差,这种现象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到不足为奇。
但你知道吗?在网络上用肆无忌惮的消费、各种各样精彩的场景来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是以鄙夷的姿态抨击、仇视这些在社交网络中伪装的人,其实可能都是同一种心理焦虑的表现。
道长曾经用“社会评价威胁”解释过网络炫富和仇富的表现形态,而“社会评价威胁”的概念其实同样适用于那些自愿走进“楚门世界”的人。
英国流行病学专家理查德·威尔金森(Richard Wilkinson)和凯特·皮克特(Kate Pickett)在他们那本广受好评的《不平等的痛苦》(The Spirit Level)中提到:“伴随着焦虑水平的上升,自恋也随之上升,二者拥有共同的根源。它们都是由所谓的‘社会评价威胁’的增加引起的。”
简单地说,“社会评价威胁”是一种身份焦虑,把自己的尊严完全建立在其他人的评价之上,一天到晚就在担心人家瞧不起自己。
根据这两位学者的比较研究,他们发现一个社会越是不平等,其成员就越是忧虑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在一个极端不平等的社会里面,大家既会用消费来增加自信,想让他人看得起自己;也会因为在炫耀性消费面前自惭形秽,觉得自己被人贬低贱视。
其实这些在网络上炫耀的人可能本质上就是一群很没有自信心的可怜人,就和大部分仇富的人一样可怜,大家都不能把尊严安放在更坚实的基础之上,只能仰仗他人的脸色和目光来判断自己的身份。
因为国家的发展拉大了不平等的趋势,贫富日益悬殊。更因为这个国家本来就有“社会评价威胁”的肥沃土壤,无论何时都要讲究“你是什么级别”“你是什么身份”。
对了忘了说,真奈美能过上社交网络里美好的人生,其实真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