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所有互骂群,最后都会变成微商群、蹦迪群和死群

2018-06-09 10:08:03    PingWest品玩  参与评论()人

大家用力的讨论了榴莲能不能吃、粽子甜和豆腐脑甜等几个关于食物的经典议题之后,群主终于称自己“感觉身体被掏空”。直到开始集体八卦某男作家的二婚对象、从讨论怎么用酒更好的追姑娘到围观PUA笔记时才恢复元气,到了晚上,已经开始有人询问哪家串串香最好,并且发出了远程干杯的友好邀请。

晚上八点,随着我微信里骂的最欢的“方言互骂群”偃旗息鼓,衍生的“打嗝群”、“撒娇群“也都无人表演。我把“12星座互骂群”改成了“和谐社会你我有责”,此时的“香菜韭菜对骂群”已经变成了“下个id见”,我们终于逃不出不打不相识的命运。

回想起上一波微信群的热潮,还是春节时候的“3点区块链”。火爆路径与此次的微信互骂群非常相似,都是无厘头的议题,从一个社群先火起来,之后各个群里和朋友圈病毒式的传开,当时是币圈大佬的截图,这次是民间艺人的录屏,引发争相模仿。不变的是,在活跃了几天之后,除了当时靠三点区块链群进而创立自媒体的某财经群还依旧活跃之外,江湖上再没有3点区块链的传说。

就像这回,即使官方不出手干预,估计不出三天,大部分互骂群都会凉。也不完全,应该说这些以互骂社群开始,最后终将走向友好社交,不然就会变成死群。

以我加入的最成功的社群为例,该群现有267人,几乎每晚活跃到凌晨2点,经常十分钟不看,再想跟上节奏,就要先爬几百条楼。每晚参与讨论虽然集中在10-20人左右的小范围,在讨论中甚至到第二天都会不断有人汇报爬楼看完记录。从氛围到活跃度,再到议题和内容,可以算作社群运营的教科书书级案例。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