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经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投行员工卷入内幕交易案,获利高达 412 万!

随后,沈嘉伟将他的服装店改名为 I.T,即 Income Team 的缩写,直译为 " 赚钱的团队 ",直白地表达了想赚钱的心思。

改名之后,沈嘉伟的业务越做越大,引入了不少当时流行的日本时装品牌,还将店铺开在香港沙田屯门这些非传统零售区。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也没有影响沈嘉伟的业务扩张,1998年,IT成立了自有品牌5cm,2000年还在铜锣湾连开10家门店。

生意上升期的1999年,相识不久的沈嘉伟与邱淑贞在日本登记结婚。邱淑贞也成为了I.T的活招牌与形象代言人,息影后还经常陪沈嘉伟去欧洲、日本出差,同时,邱淑贞认可的品牌引入香港后往往都会大卖。

2002年,借助邱淑贞的人脉,沈嘉伟邀请了毫无设计经验的张曼玉担任设计师,推出了自有品牌izzue,I.T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2005年,I.T迎来了创始以来的一个高峰,在当年于港交所主板上市。邱淑贞为了助力I.T顺利上市,曾将自己的银行存款也归入公司质押品。沈嘉伟为回馈妻子出钱出力助I.T上市,将公司25%的股份分给了邱淑贞,而凭借这些股份,邱淑贞的身家在I.T股价巅峰时期一度超过20亿港币,2011年IT市值一度达到接近百亿港元,创下上市后股价最高点。

股价高位之后的2012年,也成为I.T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电商潮流的冲击下,传统百货纷纷关店。I.T 在潮流裹挟里不可避免地出现营收及利润大幅下降,根据 2012 年 I.T 集团中期财报,上半年其纯利润按年下降 35.8%,只剩 1.1 亿港币。随着营收利润不断下跌,I.T 股价也不复往日辉煌。2017 年,因为开拓内地市场及引入一众流量明星代言曾导致市值短暂攀升,但随后便一路跌到退市前的不足 20 亿港元。

正如I.T在退市公告中所表示的那样,由于市场环境严峻,受到了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新冠疫情的影响和全球旅游市场萎缩的三重夹击,这些因素要求公司重新制定战略,进行更深层次的业务转型和重组,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

不断扩大的亏损成为促成这家潮牌企业退市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据IT退市前的最后一份半年报,其2020财年上半年总营业额减少31.9%至27.35亿港元;毛利减少40.2%至14.93亿元港币,毛利率由上一年同期的62.1%降至54.6%;而净亏损扩大至3.37亿港元。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

    产业研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