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经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镍王”青山控股年入 3680 亿:旗下瑞浦兰钧冲刺 IPO 三年半亏超 16 亿

在LME重新开市前的这段时间,国内舆论最关注的是,LME开盘后,青山集团有没有足够资金用于交付保证金?能不能调到足够的现货用于交割?

北京时间去年3月15日凌晨1点,青山在其公众号青山实业发布声明称,"青山集团已经与由期货银行债权人组成的银团达成了一项静默协议。在静默期内,青山和银团将积极协商落实备用、有担保的流动性授信,主要用于青山的镍持仓保证金及结算需求。在静默期内,各参团期货银行同意不对青山的持仓进行平仓,或对已有持仓要求增加保证金。作为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山集团应随着异常市场条件的消除,以合理有序的方式减少其现有持仓。"

青山控股在这场多空豪赌中,成败几何?外界无从得知,也很难评断妖镍事件带给青山控股的影响有多大、多深远;更多的博弈或许在这场风波之后,已隐入烟尘。

青山控股的"朋友圈":近年不断扩展

在被外界冠以"镍王"之前,青山控股最早的业务聚焦于不锈钢行业。

作为温商代表,青山控股的历史可追溯至1988年创立的浙江瓯海汽车门窗制造公司。20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经商氛围浓厚,民营企业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滋养;十年之后,青山控股的前身浙江青山特钢公司正式成立。据青山控股官网介绍,该厂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不锈钢生产企业之一。

2003年,青山控股正式成立,此后更提出"筑万仞青山,炼百年不锈"。

在项光达看来,2008年时,整个钢铁行业都是一样的:普碳钢、不锈钢,都受制于资源的约束。"不锈钢60%~70%都是镍,那镍是谁来生产的?是老外生产的,我们自己没有生产。"但是,不锈钢要发展,就必须解决"镍不足"的问题。

2009年,在印度尼西亚镍矿禁令出台前,项光达是主动选择去印度尼西亚建冶炼厂的第一人。

七年之后,青山控股或许要感谢2009年的远见,它为多年后青山控股发力新能源赛道埋下了长足的伏笔。

另一家镍全产业链上市公司力勤资源(HK02245,股价15.26港元,市值237.44亿港元)在招股书中分析称,不锈钢历来占全球镍产品消耗量的最大份额。2021年,不锈钢的镍产品消耗量为1927.1千金属吨,占全球镍消耗量的66.5%,而电池的镍消耗量占14.0%。未来,电池特别是动力电池预计将是全球镍消耗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者。2026年,按全球镍消耗量计,估计电池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34.3%。

手握印度尼西亚镍矿开发权的青山控股,为后续新能源锂电池上下游布局提供了极具战略地位的原材料供应。也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发展以及印度尼西亚禁止镍矿出口政策中,成为国内掌握稀缺上游的少数民企。

力勤资源招股书透露,全球镍矿储量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及巴西,截至2021年占全球镍矿储量的55.2%。红土镍矿及硫化镍矿储量分别占60%及40%。

红土镍矿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地。硫化镍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及中国。澳大利亚拥有红土镍矿储量及硫化镍矿储量。尽管中国对镍资源有很大的需求,但仅拥有非常有限的镍矿储量,占全球储量的2.7%。

印度尼西亚是镍矿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并自2020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镍矿出口,旨在发展其国内镍产业链。因此,镍矿出口预计将转向其他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进出口贸易商及中国镍行业企业预计将转向投资于印度尼西亚的当地冶炼项目及出口其他镍产品(例如镍铁、MHP及MSP)。

这一政策给中国镍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记者注意到,近两年,国内镍产业链相关的上市公司加大了在印度尼西亚的投资布局。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

    产业研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