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经频道 > 经济要闻 > 正文

记者调查:假结构性存款依然存在

记者调查:假结构性存款依然存在
2019-09-25 08:43:07 第一财经

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趋严。

9月,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规范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要求辖区内银行把好产品设计关口,杜绝“假结构”问题;强化衍生交易风险管理,控制业务总量增速;规范宣传销售行为,普及理性投资观念等。并将自查结果、整改方案及时间表在10月10日之前上报。

叫停假结构性存款的不仅是北京地区。一家华东地区农商行行长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所在的区域停止假结构性存款有一段时间了。这对银行揽存提出新要求,对中小银行带来不少压力,也会造成存款理财化趋势。

一家国有大行理财经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下月开始,为了符合监管要求,将全面推出真结构性存款。

假结构性存款依然存在

所谓结构性存款,是指金融机构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工具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更高收益的业务产品。

具体来看,结构性存款资金投向有两个部分:存款、衍生品工具(挂钩的标的包括利率、汇率、指数、信用等等),由于衍生品工具投资风险高于存款,收益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比存款利率更高的投资收益。

日前,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北京市多家银行发现,大多数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依然发行假结构性存款,收益波动区间将挂钩的衍生产品行权条件设置为几乎不可能触发的事件,结构性存款名义上的浮动收益变为事实上的固定收益,“保本保收益,不用担心风险”成为各家银行理财经理在推荐假结构性存款通用的话术。

比如,一家城商行主打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是与外汇挂钩的,年化收益是在3.5%~4.3%浮动,标的是到期日前一天欧洲央行官网上的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如果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比率大于0.87,投资者在到期日拿到的利率是年化4.3%,如果欧元对美元的数值小于0.85,投资者拿到的利率是3.5%,众所周知,欧元没比美元便宜过。”上述银行相关人士表示。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