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经频道 > 经济要闻 > 正文

打造全球数字贸易枢纽港,临港经济新模式正在形成(3)

打造全球数字贸易枢纽港,临港经济新模式正在形成(3)
2019-08-16 09:37:07 第一财经

持续赋能海洋装备业

临港地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到,2020年,实现工业产值20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超过75%。

“一些较好的产业已经开始展现,比如三大支柱产业,即高端智能装备、海洋装备和智能汽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典范表示。

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剑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海洋大数据是我们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公司下属的临港海洋科技创业园内都能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是海洋智慧产业的‘理想试验田’。”

打造全球数字贸易枢纽港,临港经济新模式正在形成

第一财经记者在临港看到,由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初具雏形,东海内陆架的浅水海底观测实验站每分钟都在向实验室发送数据,为研究长江口的泥沙输运和港口安全、观测海洋的生态环境变化等提供参考依据。

同济大学海底观测网技术核心团队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项目中12000平方米的监测与数据中心已经于2019年6月开始试桩工程,未来还将依托位于同济大学的IODP(国际大洋发现计划)中国办公室建设世界大洋钻探岩芯实验室。”

海底观测网可以说是一片投资蓝海。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贵林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2018年到2021年,国家规划在海底观测网领域投资180亿元。“去年还没有实际投入,积压下来未来几年的投资会非常大。”

2017年5月成立于临港科技园的亨通海装,主要从事海洋装备研发和制造业务,包括海底观测网和内陆水生态改造的监测网等。孙贵林介绍,我国大陆海岸线约1.8万公里,海洋的边境线约两万公里,要实现全海域的海洋观测网,至少需要铺设两万多公里海底观测网的主干线,预测未来有数百亿的市场需求。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