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社论:治理乱收费事关减税红利能否落地

社论:治理乱收费事关减税红利能否落地
2019-07-26 09:46:00 第一财经

大规模减税降费效果正日益显现,但在此过程中也要警惕税减费增现象的出现。

7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严禁政府部门将自身应承担的费用转嫁企业,严禁行业协会和部门下属事业单位等借用行政权力违规收费,对发现违规收费的要限期退还并依规追责。坚决查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违规收费。

在减税已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降费,尤其是加强违规涉企收费治理就成为减轻企业负担、更大程度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工作方向,也可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冲抵效应。

何为“冲抵效应”?简单地说,就是税减下来了,费没有减下来,导致企业负担并没有下降。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减税10387亿元,降费1322亿元,这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涉企乱收费现象仍时有发生,甚至有抬头趋势,亟须进一步治理。

例如,近日国务院办公厅督查组曝光的满洲里口岸部分单位和企业乱收费、乱涨价现象,为了规避国家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审批权限,满洲里市政府以经营服务性收费名义收取口岸设施建设维护费,2018年这项乱收费规模为1.05亿元,今年前5月收取了0.45亿元,上述收费直接冲抵了70%减税红利。

在上半年全国减税降费规模超万亿元、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背景下,如何防止乱收费变着花样卷土重来,关系到今年近2万亿元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实效。这也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强违规涉企收费治理进行专题研究并出台措施的动因。

为什么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涉企违规收费抬头的现象,不外乎下面几个原因。一是,有的地方政府有“主观能动性”。受今年大规模减税影响,财政收入放缓明显,其中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增速仅0.9%,地方上的日子不好过,于是一些地方就“另辟蹊径”,将自身应承担的费用转嫁企业,以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拿满洲里来说,上述乱收费的性质就属于政府收费,并且是加重企业负担的乱收费行为。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