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垃圾分类20年:企业爆发式增长,更多城市或从鼓励变强制

垃圾分类20年:企业爆发式增长,更多城市或从鼓励变强制
2019-07-02 18:00:16 第一财经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入正式实施期,这意味着规范化、法制化垃圾分类时代已经到来。即便是上海以外,人们也迟早会感受到来自国家对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视和决心——成都、深圳、北京等城市对垃圾分类的态度都很可能从鼓励转向强制。在进行20多年倡导工作后,上海率先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

事实上,从2000年,垃圾分类就开始在全国试点,至今已有近20年。过去的近二十载,垃圾分类在中国推行如何?企业是否已经顺应了这一决策?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启信宝大数据梳理,我们整理出了一份跨越20年时间的垃圾分类进程的图谱。

一、垃圾分类二十载,从“踏步”到“跨步”

从2000年国家提出,倡导垃圾分类并在全国重点城市推行,然而启信宝数据显示,过往的近20年内,经营范围包含垃圾处理业务的企业数量尽管每年呈递增状况,前十年间始终处于缓慢增长态势。

垃圾分类20年:企业爆发式增长,更多城市或从鼓励变强制

从2000年的全国仅有237家含垃圾处理业务的企业,到2008年的680家,8年间增长幅度仅为约300%。

而从2011年开始,全国垃圾处理企业数开始极速上涨。2018年,我国新增8233家垃圾处理企业,相当于2000年-2012年,12年间全部新增企业数的总和(8142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2008年之前,全国数字中,一线城市占比明显过高,而在2008年之后,这一比例大幅度降低,由此可见,2008年后,越来越多的除一线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开始大量落实垃圾处理业务,相关企业不断落地。

垃圾分类20年:企业爆发式增长,更多城市或从鼓励变强制

除了对过去近二十年的全国相关企业数量的梳理之外,我们也着重研究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垃圾处理业务企业的增速情况。

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中上海垃圾处理企业的增长最为快速,其次是广州和深圳。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2010年之前,四大城市的相关企业数量并没有明显差别,但在此之后,上海率先发力,从2010年开始出现明显增长。但2011至2015年,深圳后来居上;广州在2017年出现明显增幅,一年后,上海在2018年迎来峰值。

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城市中,北京在垃圾处理企业的成立方面并不突出。2000年至今,北京市的企业增长曲线几乎没有波动,然而环保部(现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北京市所生产的生活垃圾排名全国城市之首,可以想象,垃圾分类,对于北京市可能更为艰巨。

垃圾分类20年:企业爆发式增长,更多城市或从鼓励变强制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能力,一定程度也反映除城市治理的能力和决心。通过启信宝数据查询,全国含垃圾处理的企业中,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上海市(2156家),深圳市(1483家),广州市(1305家),西安市(955家)和南京市(599家)。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