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众所周知,醛酮类化合物低分子醛类化合物是一类对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的有害物质,特别是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邻甲基苯甲醛、丙醛;其中,甲醛、乙醛分别被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2B类致癌物。
“电子烟不安全,存在健康风险。无论电子烟的烟液/烟弹成分,还是电子烟加热后吸入的微小颗粒气溶胶,含有尼古丁、丙二醇、丙三醇、致癌物以及镉、铅等重金属,都会对使用者及非吸烟者带来安全隐患。”吴宜群说。
但是这种不安全性被商业组织隐去,众多电子烟产品在互联网上卖得极为火热,在国内的各大电商平台上,电子烟月销量过万的商家比比皆是。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电子烟产量为12.1亿支,预计2018年更将达到惊人的22.29亿支,全球90%的电子烟都是产自中国。
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
这个尚未出台国家标准的产品,为何如此流行,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
由于电子烟广告宣传的“无害、无毒”,加上有时尚、炫酷的造型,有多种诱人香味,很多青少年会主动尝试电子烟,令人担忧的是,电子烟可能让原本不吸烟的年轻人最终成为传统卷烟的消费者。多项国际队列研究都一致证实了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使用电子烟和随后开始使用卷烟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吴宜群表示。
5月30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发现使用电子烟的人群主要以年轻人为主,15-24岁年龄组人群电子烟使用率为1.5%。获得电子烟最主要的途径是互联网(45.4%)。值得关注的是,与2015年相比,听说过电子烟、曾经使用过电子烟,以及现在使用的比例均有所提高。
迄今为止没有确凿证据表明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电子烟只是一种卷烟的替代品。事实上,研究发现它并没有戒烟作用,不但如此,还会带来比烟草更多的有毒物质。过量摄入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据悉,新发布的国家标准涉及绿色包装、网络安全、物流配送、能源计量、项目管理等诸多领域,将对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人民网北京5月13日电 (邢郑) 13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国家标准制定流程改革的有关情况,同时发布了一批重要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