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消费场所办理的预付卡,消费者通常会由于没有明确监督和管理办法,而导致资金损失。如在充值了较大金额的预付卡后,商家服务质量严重下降,但无法退卡。有时甚至会因为店家经营不善倒闭,而使卡内充值的费用打了水漂。
因此,监管加大了对预付卡市场乱象的整治力度。5月29日,上海市商务委召开了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工作新闻通气会。会上,市商务委方面表示,《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实施办法》的实施,实现了从单边信息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转化,同时由金融机构提供有力支持,是保障消费者的资金安全的一突破。
2019年1月1日起《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若出现消费者办卡后,商家恶意降低服务质量且不给消费者退卡的情况。按照《管理规定》,发卡企业应与上海市单用途协同监管服务平台进行信息对接,提交单用途购卡章程、合同等资料,并按照单用途卡章程或协议约定,提供退卡服务。为进一步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上海市政府雨今年4月1日印发了《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实施办法》,并于5月1日正式实施。
作为《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的配套规范性文件,《实施办法》对《管理规定》主要精神和制度做了进一步细化。《实施办法》新增了对违规情形的明确处置措施。消费者此前可根据《管理规定》维护权益,合理要求商家退卡,《实施办法》进一步建立了一个官方“黑名单”,让法卡企业没有信用空子可钻。同时,《实施办法》明确了严重失信惩戒措施。即经营者有严重失信情形的,单用途卡行业主管部门将将其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并标明对该严重失信行为负有责任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信息。
5月14日,上海银保监局一次性披露了9张行政处罚信息表,涉及6家金融机构,合计罚没逾千万,为1003.16万元。其中,华宝信托和中泰信托处罚金额较大,分别为210万元和264.36万元
原标题:预付卡亟待加大监管力度 预付卡是非金融机构开展的涉金融业务,预付卡业务的本意是便捷支付。据报道,健身房、美发店、洗车店、蛋糕店等,为了“锁定”客户,声称“办卡”可以享受充值返现等折扣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题:知名企业“说倒就倒”,虚拟卡成新“槽点”——预付卡消费乱象再调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企业失信成本低,消费者维权成本高,导致预付费套利行为明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