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盈利为时尚早
处方药外流带来的处方药市场潜在扩容,吸引了各路资本疯狂开设院边店。但蛋糕看似诱人,面临的挑战亦不可小觑。这些挑战涵盖了处方药如何承接、药店的患者管理能否跟上等种种难题。
益丰大药房DTC/DTP事业部总经理李慧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药店承接处方药有一定的难度,各省处方药外流的速度不一致,有些省份进行得比较快,有些比较慢;另外有些医院内部系统还比较封闭,一台处方外流设备的投入,高达上百元,医院很难去承担这样的巨额投入。
药店自身的痛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吴延兵就认为,为了承接新特药,零售药店必须有能力提供专业的患者教育和用药指导。然而,目前我国药师数量不足,药店提供专业服务的意愿和能力有限,与患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药店客户流动性大,难以增加黏性;缺乏对患者的医疗专业服务;难以维持销量和业务量。”
最现实的挑战是,目前的DTP药房整体并不赚钱。
“制药企业给到药房的毛利率可能是6个点,但还要扣除各种人工、租金等成本,剩下的利润空间就很有限了。” 李慧说道。
企业布局DTP药房,要盈利,为时尚早,但此时的布局,更多是出于战略考虑。
“不管医药如何分家,大家始终是围绕着患者而走的。我们在医院门口开辟阵地,是因为院边店可能是我们其他社区门店的导流站。三甲医院门口,是患者步伐密集之地。如果我们没有在这些步伐密集的地方设置导流站,就相当于上网没有连接入口。其次,布局院边店,是考虑到医院的处方有可能平行外流到这些药店;再如,那些互联网处方药共享平台,将纳入其中的药店,不会只选择一家药店而已,可能会把院边店纳入。最后,站在患者的角度,数据调查显示,百分之七八十的患者,在拿到处方后,是需要在二十分钟内,变为治病药物的。”李慧继续补充道。
不管如何,处方药外流,仍要考验企业布局能力。
德开医药CEO,原百济新特药总经理夏语就建议称,DTP产品的选择标准是独家、自主定价、专科用药、疗程用药。“独家或生产厂家少,可以避免窜货的发生及市场价格混乱;非医保产品是首选产品,原因是自主定价可以保证所有环节的利润;选择专科用药是因为优质患者高度集中,有助于方便汇总销量;选择疗程用药是能保证长时间销售,能拉动单次消费金额,患者流失率也较低。”
继此前被曝出,多名闲鱼卖家以压缩包的形式出售“真人妇科检查视频”后,闲鱼平台上多种“毁三观”的销售产品逐渐浮出水面。 多种涉及色情等违规产品,在闲鱼平台上卖得火热
在我国,患者购买处方药须有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且有关药品零售企业禁止网售处方药。”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放开网售处方药后,“网络审方”引发的处方真实性判定问题是一个“绕不开的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