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坚持房住不炒 中央把脉当前经济七大关键句内涵丰富

2019-04-22 13:13:49  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评论()人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星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

此前,一系列经济数据陆续发布,决策层将如何结合经济运行的新趋势,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运行情况作出判断?对于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改革等社会热点,此次政治局会议作出了哪些针对性表态?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结合会议有关表述,为读者进行了详尽梳理。

一季度经济表现好于预期

——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此次会议表述来看,决策层对一季度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可以用“好于预期”来概括。

而刚刚发布的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也好于此前机构的预期: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4%,结束了市场上关于今年一季度经济会比去年进一步下探的猜测;3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5%,创下4年多最高水平;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8%,“跑赢”了GDP增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就指出,信心的增强、预期的改善,得益于我国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比如说一系列扩大有效投资、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等。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也指出,今年开年以来,政策面十分积极、政策落地迅速。出台的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等政策,表明决策层完成了思路的转变,从过去依赖投资、房地产带动逐步过渡到“放水养鱼”。

政治局会议未提“六个稳”

——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要通过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新进展巩固经济社会稳定大局。

记者注意到,与此前召开的几次涉及经济议题的政治局会议相比,此次会议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对现一阶段经济工作目标的判断中,并未出现“六个稳”的内容。

从相关报道来看,“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这一被合称为“六个稳”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去年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去年10月31日、12月13日,今年2月22日召开的3次政治局会议,也均提及了“六个稳”。

此前,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在一场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从当前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发展的动力——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外部需求这三大需求处于平稳状态。此外,金融运行也处于平稳状态,汇率没有贬值升值的预期。

要重视外部经济环境趋紧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这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必须保持定力、增强耐力,勇于攻坚克难。

“居安思危”,在肯定一季度经济发展态势的同时,此次政治局会议还着重强调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几个不利因素,比如说外部经济环境趋紧等。对此,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这一表态说明决策层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偏谨慎。

记者也注意到,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初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3%,比今年1月公布的预期低0.2个百分点。

在这份报告中,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预期值普遍被下调,比如,美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2个百分点、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值被下调至1.3%。这就意味着当前中国可能面临外需不足的局面。这一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值得高度重视。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