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千里归途 | 80后留守儿童变身记:不当“码农”当“鹅农”

2019-04-04 09:18:0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编者按:新的历史时期,乡村振兴上升到中央战略层面。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令青山绿水间焕发勃勃生机。第一财经携手碧桂园,在全国多地乡村走访,记录下那些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他们的归来,令乡村繁华再现。

千里归途 | 80后留守儿童变身记:不当“码农”当“鹅农”

25年前,11岁的江西兴国男孩吴永柏,懵懵懂懂中成了家乡第一代留守儿童。与父母的离别,对他的人生影响深远。吴永柏记得很清楚,父亲临行前的那个夜晚,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的水井旁乘凉,妹妹嗲声嗲气地说,爸爸要早点回来,不然二哥又要欺负我了。

“平时不觉得父母在身边有多么重要,不觉得有多么想他们,只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的缺位)才会真正体现出来。”吴永柏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父母外出打工后,三兄妹由70多岁的爷爷奶奶照顾,老人心疼孙子孙女,每天都给他们做热乎乎的饭菜吃。但老人抵抗力弱,时常同时病倒,这个时候,一家老小就特别想念外出打工的亲人,希望他们能陪伴在身边。

第一代留守儿童,吴永柏说得举重若轻,却成为他人生中无法弥补的缺憾和烙印。

回忆起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吴永柏还记得那些大雨滂沱的日子,同学们纷纷被父母接回家时自己的羡慕和沮丧。尽管如此,吴永柏挺佩服爸爸和妈妈。他知道,20多年前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让父母没办法在赚钱养家的同时留在家乡照顾好孩子们,“肯定要丢开一代人,再搞好下一代人,这才是他们最终的目标,他们想得比我们要远一点。”吴永柏理解父母的选择,也看到了父母坚韧的意志力,不会埋怨他们,“他们不断努力尝试着改变,作为农村人有这种思维,我觉得已经能够让我们做儿女的感到敬佩。”吴永柏也正是从父母身上获得了返乡创业的勇气和韧劲,尽管父亲起初并不看好他的创业前景,认为继续留在深圳才是更好的选择。

裁缝手艺精湛的父亲去了福建石狮的服装厂打工,不久后就拿到了高达900元的月工资。这是留在家乡务农或经商都难以获得的高收入。父亲在工厂很快做到管理层,帮助大批乡亲也到厂里工作,带大家一起赚钱。

父母外出务工,让吴永柏和弟弟、妹妹的生活和学习有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但他更希望父母缺席成长的经历不再困扰自己的孩子。“父母需要时能在他们身边,孩子哭泣时能帮他们擦眼泪。”这样的想法,让他在深圳的IT行业里打拼10年后,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

千里归途 | 80后留守儿童变身记:不当“码农”当“鹅农”

汽车穿过村庄和田野,抵达位于兴国县隆坪乡龙下村油槽组一处山坳里的柏瑞灰鹅养殖基地。在办公室等了一会,在电话中笑得爽朗的吴永柏穿着一身蓝色工装出现了。“先喝茶。”坐在办公室里,他一边泡茶待客,一边通过基地各处的监控介绍自己的养殖基地。到2019年2月,吴永柏与合作伙伴一起,在兴国建起了4个灰鹅养殖基地。2018年,他销售到各地的灰鹅达到12万只。

80后程序员的“鹅农”之路

吴永柏的返乡之路,有源自乡土和亲人的情感诱发、引导,也有理性的计划在一步步支撑。

在深圳,吴永柏就职的公司为多家餐饮企业开发菜品管理软件,哪些菜品利润率高,哪些菜品带来了最多回头客,通过大数据分析一目了然。作为公司的项目经理,吴永柏为客户提供精准答案的同时,也发现了返乡创业的机会——深圳、香港等地鹅肉持续畅销,对高品质原材料需求旺盛,而他的家乡兴国,正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灰鹅的原产地。灰鹅肉质鲜美,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源源不断地销到广东。这不正是自己苦苦寻觅的最佳返乡创业项目吗?

千里归途 | 80后留守儿童变身记:不当“码农”当“鹅农”

“禽类里,鹅的销售量在广东包括深圳、香港永远都是第一位,它也符合年轻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市场前景非常好。”吴永柏顶住各种压力回到兴国,2016年第一批灰鹅上市时,却遇到一波禽流感疫情,他熟悉的广东市场大门关闭,眼看着待出栏的鹅就要砸在手里。“我跑到附近的小商小贩那里推销,送每人一只我养的灰鹅给他们尝,免费。结果,回头率很高,100个客户会带几十个客户给我。”靠最笨也是最真诚的营销方式,吴永柏渡过了难关,“那个时候跑得太辛苦,夸张点说鞋子都走破了好几双”。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