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公有云优刻得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面临阿里、腾讯巨头夹击(3)

2019-04-02 09:39:42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市场份额中,阿里云占公有云市场份额达43%,稳居第一,腾讯云和中国电信分别占11.2%和7.4%,随后分别为AWS(6.9%)、金山云(4.5%)、UCloud(4.4%)、微软(3.7%)、百度云(3.3%)和华为云(2.3%)。

在国内云厂商中,阿里巴巴最新发布的2019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阿里云该季度营收达到9.62亿美元,同比增长84%;百度则在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透露,百度云该季度营收11亿人民币。

与UCloud市场份额最为接近的金山云2018年营收为22.18亿人民币。

虽然已经盈利,但从营收规模看,UCloud仍有一定差距,同时也仍面临竞争压力。

在招股书中,该公司表示,资本实力相对欠缺,融资渠道单一是该公司的竞争劣势之一,目前的资金实力相对国际和国内上市公司仍较为薄弱。“公司只有积极开拓多种融资渠道,才能够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从而较快地达到业务发展的预期目标。 ”

云计算最核心的底层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网络带宽及存储设备等构建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进入门槛高。从事云计算业务不仅要求企业在初期投入较高的资金成本来构建IT架构,还要求企业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更新研发技术与产品,提高服务创新能力。

对于国内中小云计算企业而言,一方面要持续承担资金、技术、运营等多方面的高投入,另一方面面临着与国内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经验的行业大型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于行业特性,大型企业自身的规模效应会让业务运营的边际成本明显下降,议价能力增强,产品服务也更加丰富,这些因素对客户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中小企业在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压力较大,行业淘汰率较高。

不过,季昕华并不认为只有巨头才能留下。他告诉记者,这一市场越发集中,但同时市场变得更加清晰有序,对于专注于云的企业是好事,“现在活下来的几家公司都是真的想做云计算的,是一种比较好的一种格局。”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