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原标题:
比特币系列短片③|“比特币第一人”的八年沉浮
和所有新鲜事物一样,当比特币出现在中国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接受。骨子里的温州人特质,让杨林科发现了蕴藏在比特币中的巨大商机。
2011年5月的一天,经营着汗蒸设备生意的杨林科打开电脑,映入眼帘的是朋友黄啸宇的QQ签名:“愿意了解bitcoin可以聊聊。”他多问了一句:“什么是bitcoin?”从此,他的人生和比特币密不可分。
那一年,杨林科26岁。在两年参军期满后,他选择了北漂经商,开过酒店,也卖过汗蒸设备。虽说经营状况不差,但面对奔涌而至的互联网浪潮,他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在其中施展拳脚。
黄啸宇喜欢研究经济,是国内最早一批接触到比特币的人。当他得知可以从比特币交易中赚取手续费后,也想着把国外的模式复制过来。当时,位于日本东京的Mt.Gox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承担着超过80%的比特币交易量。
在简单了解了比特币的运作机制后,杨林科觉得机会来了。他和黄啸宇合伙,投入了几万块钱,用一个月时间搭建起了国内第一家数字货币交易所——“比特币中国”。而“bitcoin”这个词的中文名,即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比特币”,也是他们二人一同翻译的。
2011年6月9日,比特币中国上线,杨林科激动得一夜未眠。而在同一天,比特币也经历了诞生以来的首轮泡沫,价格由年初的1美元上涨至30美元。一些玩家蠢蠢欲动,而杨林科的平台,成为了其中很多人踏入币圈的起点。
然而,当时国内知道比特币的人还很有限,而仅仅一个月后的突然暴跌,也让市场对这个新鲜事物的前景异常迷茫。创办的前两年里,比特币中国长期亏损,每天仅能维持几百个币的交易量。杨林科不得不在经营平台的同时,继续着汗蒸设备的老本行。
2013年4月,比特币价格突破了100美元,与三年前首次公开交易时的市场价格0.03美元相比,实现了3000多倍的增长奇迹。当年11月底,比特币又一路攀升至1000美元,比特币中国的日交易量突破10万个比特币,一度占到全球交易量的80%。
“确实是感到这个东西太疯狂了,说实话是有点恐惧的。”杨林科回忆。那一年,比特币中国也得到了风险投资的青睐,从光速资本融资500万美元后,运营总部由北京搬至上海。
没想到,雷军的微博粉丝突破2000万了。 12月20日清晨,雷军晒出微博首页截图,虽然关注数只有1111,但其粉丝数量已经突破2000万人,雷军点了颗爱心说到“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