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超利贷"乱象不绝 借款人:反正名声臭了 坚决不还了

2019-03-20 10:59:01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

贷款超市乱象禁而不绝,北京摸排超利贷风险

“3·15”晚会曝光“714高炮”成为引爆新一轮监管整治的导火索。

现金贷严监管一年后,高利贷、砍头息、暴力催收乱象渐起。在这背后,贷款超市成为了“超利贷”平台的多发地。

贷款超市不尽责、现金贷平台套路骗局、借款人恶意欠债、催收机构以暴制暴已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并逐渐传导至P2P平台。

3月19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布《关于相关企业为非持牌放贷机构提供导流服务的风险提示函》表示,协会已组建包括律师、会计师、专业人士在内的20多人摸排检查小组,对全市非持牌放贷机构进行全面摸排检查,是否存在“超利贷”和“现金贷”业务。

现金贷或将迎来新一轮行业洗牌。

“3·15”揭贷款超市乱象

所谓“714高炮”,是一种超高息的7天、14天期短期借款,“高炮”指的是高额的“砍头息”及“逾期费用”。

自2017年《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划定小额借贷综合利率36%的红线标准,并要求取缔无场景的现金贷以来,现金贷平台业务紧急刹车。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现金贷新型变种,“714高炮”便是乱象之一。

在这背后,贷款超市成为了“714高炮”等现金贷平台的多发地。记者了解到,现金贷严监管后,一些现金贷平台收缩贷款业务,将新的业务与原有平台进行剥离,同时依赖在行业的积累,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流量,转型为贷款超市。

按理说,贷款超市并不放贷,作为导流平台需要确保借款人的知情权,并设立准入门槛。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贷超并没有遴选机制,一旦贷款平台出现问题、涉嫌非法经营等,导流平台基本没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副秘书长陈文表示,目前的贷超链接贷超体现在:一是,不断分发流量,形成双下游的产业链关系;二是,不同贷超服务不同客群、不同放贷利率的现金贷机构,往往共享借款客户,彼此互推,把借款人不断推送到借贷成本更高的平台,陷入债务陷阱,其中不乏大量的套路贷问题。

此外,其通过导流模式涉嫌侵犯个人隐私、非法获取并售卖个人信息,都成为了当下现金贷监管的一大难点。

例如,第一财经记者登陆一贷款超市APP发现,其平台上的多数现金贷平台的用户注册服务协议显示:“您同意本公司通过信息交互或其他方式将您的个人信息或资料传递至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或本公司合作的其他方;虽然平台采用行业标准惯例以保护您的个人信息,鉴于技术限制,平台不能确保您的全部私人通讯及其他个人信息不会通过本隐私规则中未列明的途径泄漏出去。”

贷款超市乱象禁而不绝,北京摸排超利贷风险

更值得注意的是,现金贷平台的服务协议往往隐含借款人并不会发现的致命“炸弹”。例如,上述服务协议甚至表示:“平台有权根据需要不时地制定、修改本协议或各类规则,如本协议及规则有任何变更,本平台将在网站(如有)、手机客户端上刊载公告,经修订的本协议、规则一经发布后,立即自动生效。您应不时地注意本协议及规则的变更。”

贷款超市乱象禁而不绝,北京摸排超利贷风险

归根结底,其原因在于:丰厚的利润。从基本流程来看,现金贷(包括更高息的超利贷)即获客、反欺诈、放贷、催收,并没有太多纯粹金融信用风险控制的概念。超利贷通过过度追求高利率覆盖高坏账,“相较而言,导流平台和催收的利润也许更为丰厚。”陈文称。

现金贷平台出现问题,贷款超市作为服务中介及导流平台,是否应负有连带责任?

陈文认为,由于超利贷本身并不合法,“服务的主体不具备合法身份,超利贷贷超也就不可能存在相关监管方,最多是在侵犯隐私权方面予以惩戒。”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高炮”口子小而散,隐蔽又灵活,打掉一个,换个“马甲”就能卷土重来,禁而不绝。与“高炮”平台相比,贷款超市相对集中,从治理角度看,与其追着超利贷平台打游击战,不如把住流量源头,严管各类现金贷超市,掐断了流量,这些平台也就不打自散了。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