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药企中,复星医药(600196.SH)、三生制药(01530.HK)、石药集团(01093.HK)、华海药业(600521.SH)、扬子江药业、江苏豪森等也在糖尿病领域布局。据米内网2018年的数据,国产二甲双胍单方制剂有120个生产批文,生产厂家较多,113家需要进行一致性评价。2018年7月,石药集团的二甲双胍片“双乐欣”获得注册批件,随后9月,华海药业的二甲双胍片也获美国FDA批准,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甲双胍产品中,国内普通常释剂型仍占据主导地位,缓控释剂型占比仅22%左右,而没有渗透泵控释剂型的二甲双胍。而奈达则运用渗透泵控释技术改良原研药工艺,在活性成分、给药途径、剂型剂量、使用条件和生物等效性上与原研药一致,在美国按照改良型新药申报,这与国内常用的各个剂型的二甲双胍产品有所不同。
据了解,渗透泵控释技术可以使药物在体内匀速释放,血药浓度更平稳,降低胃肠道刺激和毒副作用。也因此渗透泵控释技术的口服制剂有技术壁垒,对制剂工艺、制剂设备、质量控制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中,保证批内和批间的一致性有一定难度,生产成本也大,过去仅有极少数制药企业能够掌握这一制剂技术。
奈达一旦在国内上市,很可能成为国内首个渗透泵控释剂型的二甲双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