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落户奖励、投资奖励、经营贡献奖励最高2000万元,企业壮大奖励最高1000万元,企业办公用房补贴最高800万元,人才奖励最高200万元……从今年开始,武汉支持总部企业发展奖励将提质扩面。
无独有偶,成都、重庆、西安等新一线城市也都将下阶段招商引资重心向打造总部经济倾斜。
专家认为,这将形成头部城市强者愈强的闭环,可能造就中国城市格局的重新洗牌。
吸引高端人才的最好途径
总部经济是增值经济,是国际分工的高端环节,具有知识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集聚辐射作用大、税收贡献大等特点,已成为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总部之争本质上是人才争夺的升级版。”湖北省“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秦尊文表示,因为能在企业总部工作的往往是职场精英,比起刚毕业的大学生更具生产力,所以争取总部企业其实是吸引高端人才的最好途径。
秦尊文说,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最具含金量的部分在于决策、管理、研发等核心部门。争取总部就是为了占据一家企业价值链最高端的部分。拥有总部企业的城市,也就拥有了企业资源的配置权和区域经济的话语权。
“更具吸引力的是,总部往往能够带来巨额收益。”秦尊文说,一家企业分支机构所产生的经营收益,绝大部分税源和利润都会流入到总部注册地,所以“总部经济就像财神爷,是地方财政的重要功臣”。
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三分之二的世界500强企业在北京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北京总部企业数量不断攀升,从2013年的3937家增加到2017年的4064家,其中2017年外资总部数量比2013年净增45家,达到886家。
紧随其后的是上海。跨国公司总部、金融机构也热衷于在上海集聚。浦东新区作为上海总部经济的发源地,截至2018年年底,已集聚各类总部企业超过600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4家。
随着新一线城市的崛起,武汉、成都、西安、重庆、南京、郑州等地也加入“抢总部”的竞争之中。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在这些争取总部的新一线城市中,又数武汉和成都的竞争最为胶着。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2018年,成都GDP达15342.77亿元,以495.48亿元的微弱优势险胜武汉GDP14847.29亿元;但人均GDP方面,武汉以13.6万元比成都的9.6万元高出了4万元,这与成都人口(1604.47万人)比武汉人口(1091.40万人)更多有关。
此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这一指标武汉在2018年达到6844亿元,首次超过成都,居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五位,同比增长10.5%,增幅全国居首;地均GDP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经济密度和活力,2018年武汉地均GDP为1.75亿元/平方公里,比成都的1.07亿元/平方公里多出0.68亿元/平方公里。
奖钱送地“下血本”争总部
正是由于参与竞争的新一线城市“天资”相近,各城市在吸引总部企业落户时才肯“下血本”。
成都市《关于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提到,对新引进注册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一年内认定为成都市总部企业的,根据到位实收资本情况最高给予5000万元开办支持;对于首次被评为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领军企业的跨国公司总部企业,最高给予2000万元领军支持。
西安市也不甘落后,其出台的《西安市支持总部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提到,新落户该市的金融业总部企业,最高一次性奖励6000万元。实缴注册资本达到10亿元以上的其他新落户总部企业,可一次性奖励3500万元。
作为“中部C位”的武汉,除了给予总部落户现金奖励外,更是在土地支持方面祭出“王炸”。《武汉市支持总部企业发展实施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提到,总部企业申请独立建筑物用地的,可按不低于项目所在地土地基准地价的70%确定出让起始价。换句话说,总部企业可七折拿地,而且《办法》允许地块中40%的建筑面积供企业自行分割租售。
武汉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制定的总部企业奖励政策标准可能更高,但是面窄、影响面小。新制定的总部企业奖励办法最大亮点在于对总部企业的支持力度更强、措施更有针对性。
此外,随着营商环境等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资金扶持作为支持总部企业发展重要抓手的同时,新一线城市也开始重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重点构建协调服务机制,对总部企业员工落户、子女入学、外籍人员居留许可、人才服务、重大项目管理、便捷通关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便利。
头部城市虹吸效应更显现
纵观新一线城市为了抢总部落户所抛出的“绣球”,近来也纷纷获得了果实。
阿里巴巴、腾讯相继将西部区域总部落户重庆,全球低轨卫星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项目则在重庆两江新区建设全球总部。
阿里巴巴、科大讯飞、太平洋建设则将面向“一带一路”市场的丝路总部放在西安。
武汉打造总部经济则是各区各具特色、全面开花。其中,东湖开发区备受大型跨国公司青睐,目前在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中,选择落地光谷的多达93家,其中多数为光电子信息领域的领头企业,更有近20家设立了研发中心或共享中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指出,近年来有一个明显的趋势,一二线城市争着占领价值链高端,三四五线城市则只能分羹到价值链低端的制造基地。以湖北为例,宜昌、襄阳等地的企业纷纷将总部搬到武汉来,把生产基地留在当地。这样一来,头部城市就会对其他城市形成虹吸效应,形成一种强者愈强的闭环效应。
叶青认为,纽约、曼哈顿等世界经济中心,正是因为总部经济的虹吸效应,才始终活跃在全球经济链的塔尖,新一线城市在争夺总部经济上的发力,很可能造就中国城市格局的重新洗牌。
责编:杨小刚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