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科技和创新成为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生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等一系列表述,表明了当前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决心。
究竟如何将政策落到实处?如何最大化实现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此,第一财经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邓中翰。作为早期留学归国创业的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科学家,邓中翰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国内创业创新环境的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
科技产业“跟跑、领跑、并跑”三管齐下
第一财经:为什么您一直强调核心的技术标准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做到自主可控?
邓中翰: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的DVD的标准,我们曾在DVD产业做大时,国外开始收取每台DVD17美元的专利费用。因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就只是给别人做加工,这些工厂可以随时搬走,这些业务也可以随时撤掉,也就没有什么利润了。所以我们要推动自主创新,制定标准。
我们科技产业应该是:在有些领域明显落后但技术路线又非常成熟,因此我们要“跟跑”,争取缩短差距;一些新兴领域的市场刚出现,比如像4G、5G,我们可以跟国际厂商一起进入这个赛道,我们就做到“并跑”;在有换道超车机会时要抓住市场机遇,我们有着巨大的人口和市场,可以提供很好的换道超车的机会,这就很适合采用“领跑”策略。
高科技前沿领域,是全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沿,有很多无人地带,大家都没有做过。如果在这些无人地带,我们率先做一些研发和投入,并且申请了专利,然后由这些专利组成一种自主知识产权的体系,能够形成一系列的国家标准,那么在这个领域,我们就可能抢先开辟出一条新道路,从而实现跳跃式的发展。依托于我们的先发优势和市场优势,很多国际参与者就会和我们合作,换道超车和领跑就会非常自然地衔接。
3月15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外商投资法》,这部法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外商投资法》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外国投资者的长期经营,也展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参与竞争的充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