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夏天海参热死了,猪遇疫情,碰上这些事,受损失的不止是农户、养殖企业和上市公司,还有为它们提供融资的银行。
这一回的主角,是大连农村商业银行。近日,大连农商行披露的2019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该行不良贷款率已经高达9.95%,比上年底上升了1倍以上。
面对急剧攀升的不良贷款,大连农商行解释称,这主要是受自然灾害影响:2018年夏季百年一见的持续高温,使圈养海参、其它海产品大量死亡绝收;发生的生猪疫情,则导致部分地区2018年生猪养殖出栏率降至零,当年新增此类不良贷款3.4亿元。
海产品热死、猪疫情,重创资产质量的同时,大连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多项指标也告急。截至2018年9月底,该行资本充足率9.25%,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6.82%,拨备覆盖率只有56.02%,均显著低于监管要求。
海产品热死了,不良率大幅攀升
截至2018年9月底,大连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达54.29亿元,不良率则由上年底的4.95%急剧上升5个百分点达到9.95%,比上年底大幅增加101%左右。
大连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涉农贷款。根据披露,截至2018年9月底,该行涉农贷款余额337.01亿元,占比 61.78%;涉农贷款不良余额37.39亿元,占比68.87%,不良率则为6.85%。
面对骤然攀升的不良贷款,大连农商行将原因归结为自然灾害、区域经济下行。该行解释称,近两年涉农贷款不良率持续走高,主要受自然灾害影响:2018年夏季百年一见的持续高温,使圈养海参、其他海产品大量死亡绝收;而秋季发生的非洲猪瘟,导致部分地区2018年生猪养殖出栏降至零,导致当年新增海产品、生猪不良贷款3.4亿元。
此外,屡屡发生的信用风险,也加剧了资产质量恶化。大连农商行称,由于东北特钢集团、大连机床等企业违约,导致该行2017年、2018年不良贷款增加6亿元。加上涉农贷款,其不良贷款累计增加约9.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