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管理美元》作者船桥洋一:日本广场协议的中国借鉴(3)

2019-03-11 09:17:4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在中国,有观点认为,广场协议是美国挤破日本泡沫进而打击日本金融实力的“阴谋”。日本的确经历了金融崩溃、长期通缩和泡沫破灭后“失去的十年”。但要说广场协议是美国打压日本经济实力的阴谋则是谬之千里。

相反,在日本,许多人认为广场协议为泡沫奠定了基础,但这与事实不符,日本的泡沫在广场协议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日本确实诉诸宽松货币政策,以便在广场协议之后遏止日元过度坚挺(弱美元)。但要说这是日本泡沫的决定性因素,并不具有说服力。

在谈判签订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的过程中,日本原本可以选择不同的政策。当时的政策过于偏向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没有落实财政刺激政策,也没有推动金融重组和住宅管理规则方面的改革,虽然早已有了如前川报告这样的改革方案。

从治理的角度看,日本“失去的十年”的根本原因在于,烟道式的官僚主义壁垒阻断了有利于国家长期利益的全面最优解决方案,是止步于次优选择。

可以说,日本最大的失败在于,在需求侧没有采取最佳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而且在支持供给侧方面也没有鼓励结构改革措施。广场协议并不是问题之源。

要说广场协议有什么过错的话,那就是当时的日本银行(日本央行)被政策协调进程“推向”宽松货币政策,这让其感到不光彩。因为有“消灭”泡沫的责任感,日本银行在1989~1990年期间连续五次上调利率,合计上调了3.5%,结果是矫枉过正。

耗时于不良贷款的处置、对僵尸银行和公司的“市场出清”迟疑不决,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金融危机的爆发。那时日本才开始减计不良贷款并最终决定全面注入公共资金。危机造成的一个结果值得特别提及:日本的金融危机仅限于自身,并没有引起全球金融恐慌。我还记得日本重量级政治人物、时任自民党干事长的加藤弘一当时绝望的表情,他说:“我们必须竭尽所能,避免日本引发全球金融恐慌。”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