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针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所需的司法保障,正在被进一步加强。
今天下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下称“上海高院”)在总结过去一年相关领域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对外发布了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十大典型案例。案例涉上市公司破产重组、融资租赁、合同诈骗、涉外仲裁等领域。
“2018年,依法宣告无罪案件共4件6人,涉民营企业案件2件,明确了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在正当生产经营中不违反刑事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的行为,不得以犯罪论处。”上海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茆荣华表示。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在司法审判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维护企业创新动力,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根据茆荣华介绍,2018年,共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1万件,并针对知识产权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等问题,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若干意见》,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惩罚力度,对重复、恶意等严重侵权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坚决遏制侵权行为。
以“某系统公司与某电动车公司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为例,某电动车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涉案软件,和解后又未按约支付软件采购款;向法院起诉,要求电动车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共计上千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电动车公司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安装涉案软件,侵害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判决电动车公司赔偿系统公司经济损失共计900万元。
该案的意义在于:在民营企业日益加大研发投入的情况下,在审理方面要着力破解知识产权维权人举证难、成本高等问题,加大侵权损害赔偿力度,有效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完善破产审判机制
民营企业时常会因资不抵债等原因,经申请而启动了法定破产程序。
第一财经记者从上海高院获悉,2018年,共审理企业破产和强制清算案件497件。针对暂时经营困难但具有发展潜力和经营价值的民营企业,将综合运用重整、和解等手段,促使民营企业恢复信用和活力,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某金属材料公司申请某太阳能科技公司破产重整案”是全国首例公司债违约的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在该案中,某太阳能科技公司因公司业绩亏损,负债近60亿元,无法按时偿付债券利息,公司在2014年被暂停上市;某金属材料公司作为其供货商向法院申请对其进行重整。
法院经审理认为,该案关乎6000多名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如何得到最大保障的问题。对此,法院采取市场化方式,邀请社会中介机构参加竞争,选定两家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机构作为管理人,并监督指导重整计划的执行工作。
上海高院研究室主任顾全表示,“司法实践既要通过破产清算程序,保障债权人权益,使符合条件的企业合法有序地退出市场,也要通过重整、和解等程序使得困境民营企业解困重生。”
坚持“罪刑法定”原则
司法审判中,罪刑法定、疑罪从无、从旧兼从轻等都是需严格遵守的原则。
在“某建设工程公司诉某镇政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中,某镇政府将工程发包给某建设工程公司施工,嗣后,该镇政府以领导人员更替未妥善交接工作为由,拖延支付工程款;建设工程公司诉至法院要求镇政府支付尚欠的工程款及利息损失。
法院经审理认为,建设工程公司和镇政府系平等的民事主体。镇政府以领导人员更替为由,拖延付款的行为违反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构成违约,故法院依法判决镇政府向该建筑工程公司支付剩余工程款及利息损失。
该案的意义在于:司法实践要依法认定民营企业与行政机关签订的民事合同的效力,对于行政机关违反约定,特别是因负责人员更替等原因违约的,要依法支持民营企业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诉请。
与此同时,对一些破坏生产经营等严重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审判实践也给予了严厉打击。2018年,共审结涉恶势力敲诈勒索等案件46件171人,为民营企业正常经营提供良好的司法环境。
茆荣华表示,下一步,上海法院将从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市场退出、信用建设等方面加强司法的规范和引导,为上海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责编:秦新安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越是形势复杂,民营企业越要增强信心,聚焦实业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宜华集团董事局主席刘绍喜代表说,尽管当前国际环境深刻变化,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