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从退股风波到现金奶牛:保险资金和京沪高铁之间的波折往事

2019-02-27 16:26:4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总算要IPO了,熬了好多年了。”在谈到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沪高铁”)正式冲击IPO时,一名参与京沪高铁投资的保险资管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在京沪高铁的股东名单上,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平安资管”)位列第二大股东,持股13.91%。这背后,是平安资管作为牵头方、由包括平安在内7家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共同参与的股权计划。从2007年参与投资至今,保险资金和京沪高铁之间也上演着从退股风波到现金奶牛的波折。

从退股风波到现金奶牛

2007年,平安资管牵头发起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出资用于支持京沪高铁项目建设。太保资管、泰康资管、太平资管作为共同发起人,中再、中意人寿、人保参与认购,共筹集160亿元,成为京沪高铁的第二大股东,其中平安寿险认购63亿元。

当时,市场上普遍认为对京沪高铁这一重点项目虎视眈眈的各路资金众多,而以平安资管为首的保险资金最后能“抢”到第二大股东的席位,实属大赢家。

不过,在2011年京沪高铁通车后一年多的2013年初,市场上开始出现平安资管为代表的险资有意退出京沪高铁投资,并要求当时的铁道部回购其所持股份的信息。

时任平安集团首席投资官,现任中国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的陈德贤在2013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京沪高铁当时的收益和预期有所落差,险资联合体彼时一直在与铁道部及京沪高铁总公司的管理层沟通,原因不仅仅是收益率的问题,也有管理方式的问题,保险资金并非一定要退出,本身对这个项目还是有很大兴趣。

综合当时的媒体报道,双方矛盾主要集中在京沪高铁项目的财务数据披露不够透明,以及作为第二大股东的保险资金尽管在京沪高铁公司中派驻了董事,但话语权并不高。当时,市场上对于京沪高铁的盈利性质疑也不在少数。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