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信托概念股连续两日走强,缺乏基本面支撑,持续性存疑(2)

2019-02-20 09:23:02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未来信托板块上涨是否能持续?吴红丽称,从历史来看,股市涨跌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政策因素、资金因素、投资者预期等,信托板块持续大幅上涨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表外融资降幅收窄

2019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其中信托贷款增加345亿元,同比少增52亿元,但在连续10个月后下降后,降幅首次收窄。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加之信贷、债券等标准化资产收益率下行,“资产荒”现象有所抬头;而在基建提速背景下,地方政府平台融资需求上升较快,政信信托收益率相对偏高。由此,一些银行或已开始加大对符合监管要求的政信信托产品的配置。

“信托贷款是表外融资的一种。表外业务在现有政策框架内的合规开展已经得到了支持,预计表外融资增速虽然在下降,但降幅会继续收窄。”一位券商分析人士称。

一位北方地区的信托业人士告诉记者,2018年三、四季度开始,一些信托公司的通道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业内不再一味的压缩规模,“我们公司也会挑一些风险小的业务做,少量做一些的通道业务,但不会像前些年大规模的开展。”

去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影子银行实际上是金融市场必要补充,不是完全负面的词语。只要依法合规经营,便能成为金融市场的有效部分。

王青表示,资管新规关于影子银行治理内容部分并未出现实质性调整,结构性去杠杆仍是监管重心所在,未来包括信托产品在内的非标融资还将面临较为严格的监管环境。此外,2019年非标到期量大幅增加,非标转标、表外回表仍是大势所趋,通道类非标规模将继续处于较大幅度的压降过程。由此,今年影子银行收缩的大方向或不会改变,但收缩规模和节奏确实会放缓。

不过,袁吉伟认为,1月信托贷款转正并非因监管政策转变,而可能与当月到期量较小等偶然因素有关,今年信托行业到期量总体仍较高,只是集中于季末,所以对于行业业务规模的走势,需要结合二三月份,乃至一季度整体数据做分析。

用益信托网数据显示,1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资金募集规模较2018年12月均有所回落。1月共计61家信托公司发行1422款集合信托产品,环比减少28.94%;发行规模共计1777.55亿元,环比减少24.88%;共有55家信托公司成立1456款集合信托产品,环比下滑14.95%;募集资金规模为1489.03亿元,环比下滑14.20%。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