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
粤港澳大湾区观察人士称,香港“再工业化”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并且要依托大湾区制造业体系的支撑,在先进制造中寻求香港机会。
“再工业化”赋能香港经济
纲要提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优化制造业布局上,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水平,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产业链齐全的优势,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支持东莞等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援引了一组数据:以2017年为例,香港GDP为2.66万亿港币,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92.4%,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仅占2.5%,工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9%。香港制造业就业人数到2017年只剩下95500人,仅占香港就业总人数的2.5%,而占本地GDP的比重则大幅下滑至1.1%。
曹钟雄直言,相对于纽约、伦敦的工业,香港的工业在经济发展中较为单薄。纽约当前依然是美国的工业中心之一,服装、印刷、化妆品等行业均居全美首位,机器制造、军火生产、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占有重要地位。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提出 “再工业化”,对香港的经济赋能,提升香港经济活力和创新活力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