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光伏产业链制造端各环节产品价格下降令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1月22日晚间,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威股份”,600438.SH)公告显示,预计2018年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增加0%-5%,去年同期,净利润增幅则为80%~100%。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通威股份指出,高纯晶硅业务因产品价格下降明显,毛利受到一定影响,盈利水平低于同期。
稍早前,单晶龙头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隆基股份”,601012.SH)在业绩预告中也表示,“2018年以来,随着国内光伏行业政策发生较大变化,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明显下滑,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对整个行业盈利水平和开工率产生较大影响。”
尽管主要产品单晶硅片和组件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单晶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生产成本持续降低,但由于期间主要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毛利率同比下降。此外,受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影响,净利润同比下滑。隆基股份预计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61亿元~27.61亿元,同比减少25.36%~22.55%。
多晶硅与硅片生产商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保利协鑫”,03800.HK)也遇到了相似的问题。去年12月,保利协鑫作价8.5亿元出售其富余硅片业务,同时也在公告中给出盈利预警,称“由于受硅片售价下降及财务成本及汇兑亏损增加影响,2018年的营运表现将较上年度有较大下滑”。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18年制造端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在内的四大环节的产量均同比上升,但增速相比于上半年明显放缓。
其中,多晶硅产量超过25万吨,同比增长超过3.3%,上半年多晶硅产量14.3万吨,增幅约24%;硅片全年产量109.2GW,增幅接近20%,而上半年硅片产量超过50GW,增幅近四成;组件全年产量约为85.7GW,同比增长14.3%;增长最快的电池片产量约为87.2GW,同比增长约21.1%,与上半年增幅基本持平。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上周(10月15日至21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1%,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