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理财市场迎来新的监管时代,以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为基础的监管框架为市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对于投资人来讲,理财理财市场变动的直观感受就是产品收益率的不断下跌。据普益标准统计,上周,银行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33%,延续此前跌势,环比减少0.02个百分点。
目前,大部分主流银行均已经启动了常态化的净值型产品发行。数据显示,2018年发行的净值化产品中,城商行的平均年化收益领先,股份行和国有行次之,农商行最低。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预计,2019年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将提速,市场将更为细分,投资者教育仍是关键。
银行理财转型渐进
2018年4月,资管新规正式颁布实施;9月,理财新规正式版发布实施;12月,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强监管之下,银行理财走上规范发展之路,理财产品的负债端、运营端和投资端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如负债端打破刚兑、银行表内不得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结构性存款等保本理财替代品纳入存款核算等;投资端,非标纳入统一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等。
在此背景下,部分银行正逐步推进理财产品的转型。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分析,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可以分为以下五类,首先是含有非标的混合类、非标准化债权类;其次是固定收益类;然后是结构投资类产品,包括优先劣后级的结构性产品以及与衍生品挂钩的结构性产品;再者是货币市场工具类,如类货基等;最后是涉及股权的股权类、股票类、公募基金类和私募基金类等。
宁波银行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有市场中,固定收益类理财和混合类理财占据较大比重。另外,结合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差异化优势,银行一般将固定收益类理财作为发展重心。
李奇霖亦称,未来短时间内银行理财的主流产品仍然是混合类和债券类,但是长时间来看可能是债券类和货币市场工具类,并在其中配置少量非标或股权类资产做高收益。
他还提及,未来私募产品的收益将比较可观,可以预见未来市场上高收益的产品是与私行部门合作的封闭式私募产品,专门提供给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
净值型产品仍在探索期
受资管新规影响,2018年银行理财规模略有波动,但总体运行平稳。公开信息显示,6月末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为21万亿元,7月末为21.97万亿元,8月末为22.32万亿元。另据第一财经记者获悉,9月末,银行非保本理财规模为21.77万亿元,10月末为22.43万亿元。
目前,大部分银行均已经启动了常态化的净值型产品发行。与以往相比,这些产品在收益率展示上,已由原来的预期收益率转变成产品净值;在产品估值上,虽然绝大多数采用摊余成本法,但部分已采用市价法;在产品形态上,定开式产品的占比在逐步提升。
但由于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还处于市场探索期,尤其是涉及到银行理财所投基础资产估值方法的差异,导致各银行对净值型产品的披露方式不一。有的银行信息披露完备,每日会公布产品累计净值;有银行不公布累计净值,只公布产品单位净值;还有银行对净值信息均不公布,只公布产品每日年化收益率。此外,不同银行不同产品的信息公布频率不一致,有每日定期公布,也有隔周定期公布,还有不定期公布。
上述宁波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除了招商银行等一些转型较快的银行之外,大部分银行的净值型产品占比大概在10%~30%左右。普益标准数据监测显示,2018年1月至12月,商业银行共发行4481款净值型理财产品,相比2017年全年发行的1183款,同比增长率高达278.78%。
从发行结果看,截至2018年12月,发行净值型产品的银行包括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与农商行。其中,股份行发行数量最多,占比42.0%;其次是城商行,产品数量占比为31.1%;国有行占比为20.8%,农商行占比最小,为6.1%。
以浦发银行为例,第一财经了解到,目前浦发银行净值型产品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较2018年年初增长逾3000亿元,净值型产品占专项理财产品的比例升至38%。
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行内净值型产品体系已基本建立,理财客户对于净值型产品的接受程度显著提升。“净值型产品取消了预期收益率的表述,理财客户根据产品净值进行确认,这样有利于打破刚性兑付,促进资产管理行业健康发展,引导代客理财回归本源。”
从收益情况看,据普益标准统计,2018年银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78%,跑赢了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2018年公募基金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41%;券商资管型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02%。
另外,在发行的各大商业银行中,城商行收益领先,平均年化收益为4.18%;股份行和国有行次之,平均年化收益为3.70%和3.53%;农商行平均年化收益最低,为3.20%。在2018年下半年,城商行理财收益一路平稳上升,四季度后领先于其他类型银行。
与此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在初期的净值化转型进程中,各大银行都发行了一些准净值化产品。准净值与净值化产品的本质差异在于估值方法和背后运作模式的不同。准净值化产品并非绝对按照产品的运作情况计算收益,银行会刚兑一部分,换言之,客户无需承担全部风险。
投资者教育是关键
浙商银行上海分行零售银行部高级经理毕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预计2019年理财市场的转型速度会加快,市场也将更为细分化。
在毕业看来,一方面,产品体系将更加丰富,除了现有的封闭式、定期开放、开放式等大类理财产品形态,预计产品的分层和要素设计都将更加细化,比如根据客群的不同,细分面向不同特定客群的产品;根据资产投向的不同,细分不同的产品风险等级或产品主题。
“基于新规的统一产品分类及净值化管理要求,实质是为了限定资产管理的合规透明操作,使投资者更清楚或了解产品属性及风险。保守的投资者可能要更多地选择存款、国债等低风险金融产品。”她如是说。
另一方面,净值型产品的占比预计将大幅提高。经过去年的政策消化,2019年各家银行的转型目标和路径相对更加清晰。
上述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亦对记者说,今年净值化产品形态将进一步优化和丰富。银行资管除了在传统的固定收益类资产领域继续深耕之外,也将通过专业人才的培养,涉足权益、股权及衍生品等投资领域。
不过,目前传统理财形成的按预期收益兑付的理念已经深入客户思维,在理财净值化转型之路上,如何做好产品创新与客户体验的良好衔接是主要挑战。宁波银行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表达了三方面的压力,一是大部分银行理财客户的风险偏好较低,对产品的净值波动较为敏感,净值型产品短期内难以上量;二是客户对于银行理财的期限需求主要集中在中短期限,产品久期的拉长在短期内存在困难;三是转型初期,客户对于净值型产品接受度较低,客户培育工作需要
不断完善,效果难以在短期显现。
与挑战相对,不少业内人士达成的共识是资管新规为银行理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未来,银行可充分利用渠道优势和理财子公司牌照优势,打通产品销售、财富管理、投资业务这一全业务链条,建设全面协同的财富管理业务体系。
据了解,银行目前正在招兵买马,加强投研能力,尤其是固收方向。兴业研究总裁黄煜琛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资管新规后,由于刚性兑付的打破,未来非标资产要逐步让位于标准化的金融资产,这些因素增加了以信用债为主的固收资产研究需求。
此外,银行可能还需要招一些权益类投资人才。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康乐对记者称,当下银行可能更多的是和基金公司中后台人员,及固收投资人员进行接洽,权益类的人才较少。“主要原因在于银行权益类投资的产品模式还不清晰,一些基金经理会考虑到机制的问题。”
责编:林洁琛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本报记者 苏向杲 普益标准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1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11月份的平均收益率为4.37%(剔除结构性产品、净值型产品及外币产品),较10月份下滑9BP;信托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约为8.90%
本报记者 周尚伃 随着年内最大电商促销盛典“双十一”的到来,各大企业都会“蹭”点流量,券商也不例外。 相对于此前国庆双节活动的萧条,本次“双十一”券商可谓下足血本,与年中的“818”理财节不分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