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随着地方两会的召开,各地的经济“成绩单”纷纷出炉。在对2018年进行回顾的同时,各省份也提出了2019年的“小目标”,大部分都提到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强省需加强国际竞争力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江苏省发展的根基所在,在14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江苏依旧坚持制造强省,提出聚焦发挥龙头企业支撑引领作用,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着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环节,加强资金和政策整合,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自主可控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高端制造品牌。
此外,报告还针对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出,要实现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变。
2018年6月,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打造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每个集群建成1家以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集群共创建3~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中国民生银行民营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立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全国来讲,江苏制造业整体上有比较高的水平,无论是制造业涵盖的面、规模、产品质量、产品制造模式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但如果跟全球竞争对手来比,江苏制造业还是有努力的空间,特别是研发这一块。“江苏有很多大学,市场广阔,也有充足的金融资源,在研发上还应该做大力度的投入。”
同样需要拓展国际化生产与竞争视野的还有湖北。
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大省,2018年以来,湖北在制造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方面,以宝武集团为代表的企业继续稳步发展,标志着湖北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产能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另一方面,华星光电、京东方、小米、富士康等大型高端制造企业纷纷落户湖北,为湖北带来大量投资与就业的同时,也拉动了相关产业链的整体发展和技术的创新。
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4日上午在武汉召开。今年湖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湖北将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湖北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更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中,对集成电路、数字、生物、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十大重点新兴产业,湖北省将全力推进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区域经济方面,湖北省将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会展中心城市和中国软件名城,规划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支持襄阳、宜昌建设现代供应链体系重点城市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波表示,对于湖北而言,制造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做好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在以上海为首的东南沿海向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承接好传统制造业在湖北的落地和产业内升级;其二是建设战略新兴产业,以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的创新发展为引领,实现湖北制造业的多元化和升级。
去年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8%,新增国家高新区3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多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200亿元。2019年,湖北要新开工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70个以上,续建620个以上。但陈波也提到,湖北制造业的国际化程度较低,因此需要借着自贸区改革与创新的东风,以及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机遇,实现本地区制造业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拓展湖北制造业的国际化生产与竞争视野。
数字经济是发力重点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5G等也是各省份2019年的发力重点。
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14日开幕,北京市市长陈吉宁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统筹用好各类产业发展基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北京将狠抓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落地,包括实施北京智源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带动各领域各产业升级和变革;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大力拓展各类创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建设;推动奔驰新能源汽车、超高清显示设备、集成电路生产线、第三代半导体、“无人机小镇”等重大项目落地等。
14日发布的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2019年,四川将聚焦16个重点领域和数字经济。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示范基地。并创新产业引导基金运营管理,发挥聚集放大和投资引领功能。
过去一年,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出台了支持数字经济、机器人、集成电路、现代医疗医药等产业发展政策,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中国声谷建设、新材料产业发展等规划。
但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林斐对记者指出,在2019年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强的情况下,安徽要面临升级改造的压力不小。目前,安徽传统制造业占70%,新兴产业占30%,研发投入还只有2.1%,与发达地区还存在差距。
但今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在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报告指出,2019年,安徽将继续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打造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此外,安徽还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扩大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业优势。开拓新材料、现代医疗医药、环保技术装备等产业潜力。并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和数字经济,打牢资源型数字经济基础,推动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
今年在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出现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着重提及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相呼应。
对此,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章俊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供给侧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未来政策重心会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转向“补短板”。从中长期角度来看,以制造业“补短板”来推动中国经济升级转型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考虑到当前经济环境的压力,企业自身加大资本开支的意愿和能力会有所下降,政府可能会在信贷、财税以及产业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责编:杨小刚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原标题:难在哪、怎么看、如何转?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形成合力 难在哪 怎么看 如何转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形成合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熊 丽 12月21日
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等创新方式之间的关系;由于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和资源环境成本不断上升,一些地方的制造业企业加快了向东南亚、南亚、非洲、北美、南美地区转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