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市场流动性缩紧、金融监管趋严、股市债市双重波动的背景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没有融资、没有资金是民营企业遭遇的“旱情”, “解决民企融资难,也要注重后期调控政策等可能引至的涝情问题。”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认为。
在日前于广东佛山举办的“2019中国制造论坛”上,何徳旭表达了上述观点,在他看来,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扶持方面,首先要完成对企业的精准定位。什么样的企业是扶持的对象?即治理结构完善、经营管理良好、技术先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负债结构合理、履约记录良好的民营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民营企业信用债违约情况较为普遍。究其原因,何徳旭认为与部分民营企业短借长投、偏离主业、快速扩张导致了资金供应不足,资金链断裂相关。
其次,对于企业不同情况的融资需求,需要进行甄别。有的民企完全得不到融资支持;有的民企能够得到融资支持,但不可持续;有的民营企业能够在市场上面、金融机构体系里面能够得到融资,但是要付出比较高的代价,即要用较高利率来获得融资。此外,还有一些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非常狭窄,比如只能通过某一个渠道来解决融资难题的问题。
针对上述不同情况,何徳旭认为,在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时候,应提供不同的融资环境、融资渠道,同时具体情况应该有所区别,由此做到精准。
“除了旱情以外,应该注重我们后期调控政策可能引至的涝情的问题。”何徳旭以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为例,他认为“一哄而起,盲目放贷,形成过度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的情况在现实状况中存在。
此外,何徳旭认为,在下一步的改革方面,应关注融资结构的调整对于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要的重要性。
部分与会的农商行代表谈到融资难的企业面因素时表示,企业方面与银行方面仍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阻碍融资沟通的问题。
“说到企业厂商融资难,最难解决的部分就是企业自身经营收益没那么好,经营前景不那么乐观的企业,这方面是最难的一个群体。”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李宜心表示,除效益较差的企业难贷款外,在银行实操面,企业经营不规范、不诚信也导致银行放贷的时候出现“怕贷”心理。
同时,信息不对称因素也存在。“银行要拨款需要数据支持,往往我们很多企业做这方面的配合的时候不是十分理想,很多数据不真实,或者说你提供的数据难以支持银行一些贷款的门槛要求等等,这是企业方面的一些原因。银行内部也有自己必须要反省的一些原因。”李宜心表示。
责编:黄向东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原标题: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银行业支持民企出实招 民营企业多数是小微企业,服务小微经济和发展普惠金融是支持民营经济的重要抓手和途径。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这些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为严重
原标题:央行: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 9月18日,人民银行召开座谈会,听取部分银行服务民营企业的情况和相关意见建议。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