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报业绩预告相继披露,A股市场一批业绩“差生”也浮出水面。
随着上周五晚间*ST华泽发布了2018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去年预亏10亿至13亿元,有终止上市可能性,市场的关注进一步聚焦到(拟)退市股身上。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存在退市风险的个股,仍以ST类个股为主,除*ST华泽外,*ST海润已连续两年亏损,*ST上普、*ST众和最近三年连续亏损。不过,在年终上演的保壳战中,有部分个股有望“摘帽”,而部分个股情况堪忧。
“在退市规则修订、壳价值下降的双重背景下,且上市公司业绩在三季度基本定型,ST类公司扭亏的可能性不大,以关注个股为主。”北京某中型券商策略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更为棘手的是,退市后的投资者索赔较为艰难。据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臧小丽介绍,目前投资者索赔需持续两到三年,退市后索赔机制需完善。
保壳之路波折
较早公布业绩预告的*ST华泽引发市场猜测:是否会成为2019年首只退市股?
据*ST华泽1月4日公告显示,预计2018年度净利润亏损10亿元至13亿元,公司上年同期亏损22.88亿元。与此同时,*ST华泽提示风险称,公司股票因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连续三年亏损已被暂停上市,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即2018年度)净利润或者扣非净利润为负值,深交所有权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同为“难兄难弟”的*ST海润在年前曾有一番保壳动作。2018年12月26日,公司公告称,截至公告日,公司累计逾期债务金额36.4亿元人民币,拟一次性甩卖6家子公司股权,包括全资子公司武威奥特斯维光伏发电有限公司股权、全资子公司岳普湖海润光伏发电有限公司股权。
不过,从业绩上来看,*ST海润情况不容乐观。2018年5月下旬,公司公告称,因2016年度、2017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连续两年被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已被实施暂停上市。根据*ST海润2018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0.48亿元,同时预计2018年全年业绩为续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