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作为经济第二大省的省会,南京的高教实力位居全国第三,如何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是未来南京发展的一大关键。
1月2日,南京市委发布《关于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措施》主要是强化了“六化”导向,重点在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融合化、集群化、法治化等方面,探索新的机制,形成新的支撑,打造更优创新生态。
南京科教资源集聚,优势非常明显:它拥有高等院校5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2所,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在校大学生80余万人,每万人中大学生数量超过1100人,居全国第一;50余家部属科研院所落户于此,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2家、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9家,数量也仅次于京沪。
但坐拥丰富的科教资源,南京并没有很好地打通高端生产要素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的环节。 “目前南京的科教资源优势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挖掘。”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南京作为江苏的最大城市,华东地区的特大城市,在资源、人才、创新等方面,应该更多地发挥出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
2018年12月10日,江苏省委常委会到南京集体调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南京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对南京建设发展的支持,在创新发展、产业提升、交通建设等方面拿出含金量更高的政策举措。南京市要做好“主场”文章,在集聚资源、提升能级上积极作为,并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注重加强与比邻城市联动发展,切实扛起“省会责任”,体现“省会担当”。
田伯平说,南京要体现“省会担当”,就是发挥好对周边地区、对全省的带动引领作用,尤其是要发挥出南京高校众多、科教实力雄厚的优势。
近年来,南京加快打造创新名城,发挥科教优势。2017年年底,南京正式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121”战略,提出了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这一愿景和目标。其后2018年南京市委1号文《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提出了10条政策措施。2019年市委一号文件,是2018年市委一号文的延续升华互补,具有持续性。可以说,这两个一号文件是“姊妹篇”。
南京市副市长蒋跃建介绍,2019年市委一号文则更多引导性的政策工具,比如支持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提出重大前沿技术需求并组织联合攻关等,这就是扶持导向。
《措施》提出,将高质量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聘用职业经理人,对被聘用的职业经理人,根据绩效由国有平台持股部分产生的效益进行奖励。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各参与方协商确定持股比例。
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南京通过建设以科教单位为主的人才团队持大股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成功签约建设新型研发机构208家、完成市级备案108家。今年在继续推动科教单位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新型研发机构组建模式,就是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新型研发机构。
同时,南京将促进校地深度融合。鼓励校校、校所、校企间在优势学科群建设、人才培养、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在宁科教资源整合、优势叠加、创新协同。
此外,去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助力科技企业走向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消息出来后,科创板已成为资本市场热议的话题之一。各地也在积极备战科创板。对科教资源十分雄厚的南京来说,能否抓住科创板的机遇十分关键。
对此,《措施》提到,南京要打造“科创企业森林”。实施三年企业倍增计划,更大力度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要充分利用上海科创板,打造瞪羚企业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对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一次性给予300万元资助。
责编:胥会云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