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外资持续加码布局中国
外资机构对于布局中国市场的意愿非常坚定,并对先期开拓市场的潜在挑战早有预期,外资希望在中国也绝不仅仅是“洋私募”。有消息称,中国监管层未来有望向外资发放公募基金牌照。此外,外资资管机构也可能以合资方式在华先寻求控股,3年后设立100%独资资管机构。
目前,洋私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跑出业绩曲线,同时加速组建、扩充投研团队。
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少杰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不可以小看人员配备这一点,这是所有WFOE在中国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如果没有符合本机构投资理念且经过机构自身长期培养的投研人员,或只是采取人员外包的模式,很难在中国本土快速发行产品。”他也认为,对于外资的挑战并不在于对中国市场的投研能力输于中资机构,而是对中国本土投资者偏好的了解仍待提升。
不可忽视的是,外资加速流入中国市场的趋势将中长期持续。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批‘洋私募’,除了少量的量化对冲、CTA策略外,纯做多的基本面选股策略仍为主流,在单边下挫的行情中很难获得正收益。”但他也认为,外资对A股配置的脚步并不会停下,“外资普遍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短期受去杠杆和股权质押风险影响,但具备长期投资的价值,当前估值水平接近历史上较低位置。且随着MSCI、富时罗素纳入A股的节奏加快,A股将成为全球基金管理人不可忽略的市场,我们预计,MSCI全部纳入A股需要约5年时间,富时罗素纳入A股则将在9个月内全部完成。”
同时,外资也将加速流入中国债市。瑞银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布里斯科(Hayden Briscoe)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截至2018年10月末,以人民币计算,彭博巴克莱中国综合指数回报率超过7.11%。中国债券纳入该指数后在全球债市中的占比约6%,预计带动约2500亿美元流入中国债市。而随着穆迪、标普、惠誉等外资评级机构未来被批准在华展开评级业务,外资配置中国境内信用债的趋势也将逐步形成。
主持人孙华: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对现行QFII、RQFII的相关外汇管理政策进行调整,取消了相关资金汇出比例限制、本金锁定期要求,并允许QFII、RQFII开展外汇套保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