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进入2018年后,中欧投资协定有了飞跃性突破。7月,中欧双方发表了《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下称《联合声明》),中欧双方在《联合声明》中指出,双方视正在进行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为最优先事务,这是为双方投资者建立和维护一个开放、可预期、公平和透明商业环境的关键。双方对交换清单出价表示欢迎,这将推动谈判进入一个新阶段。双方将致力于加快讨论合并文本和清单出价。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启动于2014年,内容包括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国有企业竞争中立、高端服务业开放等,目前已经举行了19轮谈判,12次会间会。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11月的一次发布会上指出,目前,经过密集的谈判,中欧双方已就文本中不少投资自由化和投资保护方面的重要条款达成了一致。并即将就投资市场准入方面的清单出价进行实质性谈判。
中欧WTO改革联合工作组
文件中的新增内容还体现在中欧WTO改革联合工作组上。
文件指出,要“通过中欧世贸组织改革联合工作组等渠道,就世贸组织改革事务加强沟通,共同维护世贸组织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维护世贸组织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维护发展中成员发展空间,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更加开放、包容、透明。”
7月中旬,中欧建立了WTO改革联合工作组。11月26日,中欧双方相继发布消息,称中国、欧盟等成员向WTO提交联合提案,推动尽快启动上诉机构成员遴选。高峰对此指出,中国、欧盟等成员向WTO提交的联合提案,可以看作中方对于WTO改革主张的一个部分,也是对于WTO中上诉机构改革提出的具体方案。“我们希望与有关成员一道,建设性地、负责任地推动WTO改革。”
文件提到,欧盟应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欧盟应严格履行WTO义务,确保有关贸易救济立法和实践与WTO规则相一致,合理使用贸易救济措施,避免在法律或事实上对部分WTO成员形成歧视。
当地时间11月2日,《欧盟企业在中国——上海建议书2018/2019》(下称“上海建议书”)在上海发布。 该建议书对上海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之余,还表达了欧洲企业对于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