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上海市互金协会会长万建华:数据资产的法规制定已经迫在眉睫

2018-12-11 11:42:52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12月10日,在2018第一财经金融科技峰会上,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万建华发表“金融科技领域的新变化”主旨演讲。万建华认为,科技已经对金融业务、金融模式产生变革,与此同时,金融科技也出现了新变化、新现象、新趋势、新问题。

“双重回归”是金融科技发展产生的一个明显现象,双重回归即金融归金融,科技归企业,各自应找到各自的定位。“金融本质是金融,科技可以主动推动金融变革,但是科技最终只能是手段、工具,本身不是金融。”万建华表示。

目前,多家银行纷纷推出科技金融战略转型,成为“拿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例如,建行在今年首推金融科技子公司,招行明确定位为金融科技银行,多家银行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到金融科技领域。

万建华表示,金融科技公司也应回归科技服务,“定位不是争金融而是如何做好金融科技服务。”

那么,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二者如何分工?万建华认为,大型银行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而中小银行的能力、规模相对有限,寻求外包、形成联盟,在某一个领域做好金融服务是发展路线之一。

他表示,银行回归主导金融科技趋势有几方面优势,账户优势是其中之一。“在互联网科技时代账户重要性和传统金融完全不一样,科技时代账户已成为所有金融活动的出发点、归属点。基本功能账户是商业银行的优势。”万建华称。

此外,商业银行在支付渠道、资金成本方面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万建华认为,金融是一个专业活,金融仍是金融机构的优势,需要相当强的专业能力。

在金融科技公司回归科技服务方面,“很多金融机构公司是民营企业,本身具备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优势,另外大型电商有用户规模和流量优势,因此,大型银行、中小金融机构为避免规模不经济,必然寻求科技外包服务。”万建华称。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数据滥用、数据隐私、数据产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金融方面如果数据归属问题、产权问题不解决可能往下走是很困难的。”万建华认为,数据资产的法规制定已经迫在眉睫。“下一步,数字经济、数字金融不把数据资产问题解决,数字经济构建就没有根基、标准和规范。”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