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严审助力IPO“新常态”:全年新增申报103家完成上市96家(2)

2018-11-19 09:40:3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上述投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从严监管的态势下,券商投行机构的压力的确不小,但是同时能在这个时候将IPO发行尽量规范化,保荐人将发挥“守门人”的角色,对于整个行业未来的规范发展也有一定的助力。

根据Wind资讯数据,2017年证监会发审委审核的首发公司共有479家,其中373家通过首发审核,84家被否,12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为77.9%,被否率为17.5%,另有10家取消审核。

而2016年全年,发审委审核的首发公司共有270家,其中247家通过首发审核,18家被否,被否率不到7%。

对比前两年,今年无论是IPO审核速度还是发放新股发行批文的速度都有所放缓。2018年至今,证监会发审委今年审核的首发公司共有169家,通过率也是创下了近三年新低,通过率为58%,被否率达33%。

从审核速度上来看,发审委曾在今年1月份的一周内审核18家公司的IPO申请,但在2月份之后审核数量逐步减少,下半年审核企业的速度基本保持在每周3家。

另一方面,新股发行方面,截至11月16日,A股共有96家企业完成上市,仅为2017年的四分之一。

事实上,目前IPO的趋势验证了去年年底行业对2018年A股市场新股发行将会适度放缓的预测。去年年底,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2018年将会继续贯彻全面从严的审核逻辑。

190家企业终止审查,超过新增申报数

上述投行人士提醒,尽管目前正常排队的企业相比去年同期锐减,但终止审查的企业也比去年更多,也就是说,“堰塞湖”的消失,有一部分原因是IPO待审企业“大批撤退”。

截至2018年11月15日,仅有236家企业处于待审的状态,还有12家企业处于中止审查状态,终止审查的企业达到190家。

证监会上半年针对IPO企业的现场检查筹备和实施过程中,就出现多家企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通过梳理撤回原因,证监会发现上述企业不同程度存在法律瑕疵未解决、会计处理不规范、行业前景不明朗、持续盈利能力薄弱等问题,反映部分企业仍存在带病申报、抢跑占位情形,同时也反映部分中介机构存在尽职调查不充分、核查把关不严格等问题。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除撤回数量锐减外,今年以来IPO还有另一特点——申报企业数量的大幅降低,截至11月9日,新增申报企业仅有103家。

一位来自上海的券商董事总经理对记者表示,“今年能明显感受到,正在进行的IPO项目相比以往的确吃力一些,但相比前两年,今年在谈的项目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股权规范等问题上,都更有竞争力。从监管层的角度来说,肯定希望未来市场中有质地更好的企业进入。”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