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不足十万的儿科医生,却要撑起全国一年近3亿人次的门诊量。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0~14岁儿童的数量已高达近3亿;其中0~5岁的低龄儿童达到了近亿的数量级。儿童医疗先天具有的服务特性,便利化要求以及高频化需求,敦促着这一行业需要快速进入市场化进程。
与此同时,国家医改正不断深入,对非公立医疗和儿科医疗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步扩大。2016年5月,《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儿童医院、儿科诊所,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资本助推
眼下,与儿童医疗具有相似特征的口腔科、眼科独立于公立医院外,已有相对成熟的市场,发展出包括拜博口腔、佳美口腔、瑞尔口腔、爱尔眼科(300015.SZ)、阳光眼科(838860.OC)、希玛眼科(03309.HK)等。
民营医疗机构在眼科、口腔科服务市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民营儿科行业相比较上述专科而言整体上显得略为年轻。
根据公开数据粗略测算,截至2018年3月,我国新型儿科诊所品牌数量约为150家,70%为近三年成立;儿科诊所构成方面,其中综合诊所占总数量约65%,其次儿童口腔诊所和儿童中医诊所分别占比12%左右;大约18%的品牌开始发展连锁(直营2家以上),65%的连锁品牌处于初级阶段(2~5家),只有少数几个品牌因创立较早,有超过10家诊所的规模。
医学专业毕业的杨唯璐是上海睿宝儿科的创始人,在创立睿宝儿科以前,其曾有十多年在百汇、和睦家等高端私立医疗连锁企业中管理者的经历,也就是这样的经历让她看到国内中高端儿科诊所具有的市场潜力。
2014年,她在上海创立了睿宝儿科,并先后多次获得资本青睐。最近的一笔融资发生在今年9月,睿宝儿科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北京金融街集团旗下北京金融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多数股权并购,以4亿元现金形式并购睿宝儿科,使其成为睿宝儿科最大单一控股股东,此项并购最终保留睿宝儿科原创始管理团队。
言外之意,睿宝儿科将走一条与商业地产结合的发展路径。杨唯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睿宝自身的选址一直是和一些高端的小区、商业综合体结合的,此次并购也是期待金融街集团能够为睿宝儿科带来更多未来可期的资源。”
一直以来,民营儿科的规模化发展存在诸多壁垒,包括医疗执业资质、医生资源、管理、品牌、地理半径等多方面。不过,从民营儿科诊所不断涌入的资本即可窥见这些“阻碍”,抵不上当下市场潜力所带来的巨大吸引力。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下半年,发生在儿科诊所领域的融资涉及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2018年6月,网红医生裴洪岗创立的怡禾健康获得了来自经纬创投的千万元融资。2018年10月,北京小苹果儿科医生集团获得中信资本医疗基金5000万元注资;重庆昱博士儿科连锁、知贝儿科分别获得国药资本、铱资本数千万元注资。
中信资本医疗基金表示,儿科是其长期重点关注的领域。不过中信资本也指出,目前儿科面临的痛点有三个,第一是儿科医生的极度缺乏;第二是儿科基础医疗费用总体偏低;第三是儿科专业诊疗机构偏少,中高端儿科诊疗市场基本空白。
2017年前后,资本在儿科医疗领域“抢滩”更为活跃。当时,包括唯儿诺、育学园以及美华等融资体量均在亿元级别。各路资本的加码入局,也为民营儿科诊所的拓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即便如此,相比较口腔、眼科领域,国内儿科诊所起步晚,连锁化程度还比较低。
初级阶段
眼科、口腔科及儿科在综合性医院中均被认为是重服务轻医疗的科室,且所需医院规模不大,少有危重病例及大型手术。
此外,相较眼科、齿科,儿科通常是患者与消费者分离的,患者家长愿意支付更为高额的费用,用于儿童的治疗、保健以及相关的增值服务,例如营养咨询、早教等。这也是资本加码进入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爱尔眼科为例进行对比,爱尔眼科在专业连锁医疗领域发展成熟,已有超过200家网点,上市9年。其市值由2009年底 65.15亿元增长至目前655.4亿元。上市9年营收增长近10倍,净利润增长近9倍,复合增长率大于30.00%。
独立的儿科诊所能否复制如爱尔眼科这样成熟的连锁医疗机构呢?
据了解,爱尔眼科基础单元分布覆盖面广,基本覆盖全国。而这样的覆盖正是因为患者一般会选择附近的医院就医,与医生面对面沟通的行业特征。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也引导患者就近看病,行业长期呈现“全国分散、地区集中”的竞争格局。
上海一三甲医院资深儿科医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定程度上,眼科、口腔科与儿科的确相似,都是服务导向型。尽管如此,儿科还有一些独有的特征,例如儿科用药少,一粒药片分成两顿三顿是常有的事,器械使用更是微乎其微,手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因此儿科科室才会在综合性医院中是鸡肋一般的存在。与此同时儿科医生工作负荷大,一天接诊的患儿最多时可达150名,常常是喝水上厕所都成问题。”
长和医疗运营总监赵杨则分析称,儿科与眼科、口腔诊所等已经实现高度标准化、高度依赖器械的医疗服务机构。儿科连锁诊所只能是一种重服务质量的业态。
爱尔眼科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爱尔眼科实现门诊量274.41万人次,手术量28万例。其中上半年37.80亿元的收入中,屈光手术实现收入14.64亿元,白内障手术实现收入7.64亿元;视光服务实现收入6.40亿元。
上述数据可见,眼科手术及相关收入占营收比重极大。但目前市场上多数儿科诊所,主要收入来源还只是门诊服务,加之疫苗注射、儿童体检为辅助。
第一财经记者咨询多家连锁儿科诊所,包括北京育学园、深圳唯儿诺、上海睿宝儿科等均偏重在门诊,提供“会员制”服务。记者了解背后原因后得知,在儿科诊疗领域,门诊并不容易引起医患纠纷,大多数的纠纷来自于急诊及疑难疾病。此外,儿童疾病中70%~80%均可在门诊阶段完成。
因而对于急诊和疑难疾病,上述连锁儿科诊所通常做法是为其提供绿色转诊服务。例如,睿宝儿科即是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签订绿色转诊协议,将重病患者转移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这主要也是儿科本身特性决定的,复杂疾病往往不是儿科领域一个资源可以搞定的,需多学科互动。”上海医学中心一位主任医师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咨询时表示,而大多数的儿科诊所实际上应该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为公立医院儿科的补充,而非竞争者。
这就突显了独立儿科诊所具有的定位和优势,可避免与公立医院资源的碰撞,还能在资源上形成互补。
相比较眼科和口腔科,儿科领域还有更大的挑战。即来自儿科诊所核心资源——医生的紧缺。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儿童约为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儿童专科医院仅有68家,占全国医疗机构的0.42%;儿科床位25.8万张,占全国医院床位数的6.4%。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的统计,比照欧美国家医生患者1:1000的配备标准,中国儿科医师的缺口至少有20万。
业界认为,眼下,中国的民营儿科诊所仍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大规模的连锁诊所出现,行业仍在探索合适的模式,且未来还会有新的形式出来,多数企业正跑马圈地抢占市场。
责编:彭海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