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北京市向民企民资推介60多个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2)

2018-11-13 18:06:21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北京市扩大市级融资担保基金到100亿元,设立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设立70亿元的再贴现额度专项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继续用好300亿元的常备借贷便利额度。

落实降本增效政策也为企业带来真正的实惠。北京市在国家规定幅度内把法定税率降到最低水平,2018年新增减税约400亿元,2019年将进一步扩大;适度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确保征收方式调整后企业社保负担不增加;进一步清理规范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涉企收费,逐步实现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近期,北京市决定把市、区两级面向企业和群众的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大幅压缩,市一级将由原来的2298项减至1130项,区一级也将同步压缩50%至60%。

科技创新企业“对症下药”

民营经济是首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2.45万家,年营业收入达3.6万亿元,实现利润2500多亿元;营业收入总额在2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07家,世界500强企业3家;北京辖区内民营上市企业163家,占全市上市公司比例过半。

北京民营企业最具代表性的是科技创新型企业。今年1月至9月,北京市新设科技型企业5万多户,平均每天新设近200家。

陈吉宁认为,以中关村企业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有不同于传统产业的自身规律,对它们的服务,不能“一张方子,包治百病”。要做好政策引导,布局硬技术和深技术;降低企业成本;提供应用场景。

具体来说,去年,北京市公布规模300亿元的科技创新基金,专注于原始创新领域和创新早期投资,支持民营企业深耕硬科技、黑科技、深科技。

在土地方面,北京市明确产业用地是发展产业的,不是用来“炒”的,努力降低高精尖企业产业用地成本。探索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通过农民集体自建、政府趸租并提供补贴的方式,为初创企业提供低价办公和生活用房。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对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新增研发部分给予10%奖励。

去年12月,北京市在全国最早向多家民营企业发放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牌照。截至目前,累计道路测试里程达到7.5万公里。下一步,北京市还将围绕冬奥会、世园会、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重大工程,推动5G、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建设。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